|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第三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3-15页 |
| 一、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三、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 一、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第15页 |
| 二、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 第15-16页 |
| 三、 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 一、 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 二、 阿瑟·奥肯公平与效率并重论 | 第18-20页 |
| 三、 卡尔多—希克斯社会福利补偿标准理论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4页 |
| 第一节 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现状 | 第22-30页 |
| 一、 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 第22-24页 |
| 二、 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情况 | 第24-30页 |
| 第二节 现行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 一、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 二、 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国外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34-43页 |
| 第一节 国外典型国家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及经验 | 第34-40页 |
| 一、 美国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及经验 | 第34-36页 |
| 二、 德国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及经验 | 第36-38页 |
| 三、 智利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及经验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启示 | 第40-43页 |
| 一、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和兼顾”原则 | 第40-41页 |
| 二、 立足本国实际推进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发展 | 第41页 |
| 三、 适时修正和完善调节指数和调节方式 | 第41页 |
| 四、 关注其他技术机制对养老保险待遇调整的促进作用 | 第41-43页 |
| 第五章 完善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原则与建议 | 第43-52页 |
| 第一节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 第43-45页 |
| 一、 保障基本生活,共享发展成果 | 第43页 |
| 二、 根据社会形势灵活调整 | 第43-44页 |
| 三、 平衡在职者和已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利益 | 第44页 |
| 四、 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载能力 | 第44-45页 |
| 第二节 完善广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的建议 | 第45-52页 |
| 一、 建立健全待遇调整的相关配套制度 | 第45-47页 |
| 二、 建立合理的待遇水平调整方案 | 第47-49页 |
| 三、 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第49-50页 |
| 四、 建立三支柱式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制度 | 第50页 |
| 五、 完善城镇职工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经办机构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