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刑事再审程序的基本理论 | 第9-21页 |
第一节 刑事再审程序的内涵界定 | 第9-14页 |
一、 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与特性 | 第9-10页 |
二、 对与刑事再审程序相关概念的理解 | 第10-14页 |
第二节 刑事再审程序的功能 | 第14-16页 |
一、 实现公正和正义 | 第15-16页 |
二、 纠正法律适用中的错误,维护法律实施上的统一 | 第16页 |
三、 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 | 第16页 |
第三节 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及制约 | 第16-21页 |
一、 刑事再审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二、 刑事再审程序的制约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中国与两大法系典型国家的刑事再审程序之比较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两大法系典型国家的刑事再审程序考察 | 第21-24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再审程序的设置情况 | 第21-23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再审程序的设置情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概况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中国与两大法系典型国家刑事再审程序之比较分析 | 第25-29页 |
一、 再审启动主体之比较 | 第25-26页 |
二、 再审适用范围与申请再审理由比较 | 第26-27页 |
三、 再审管辖比较 | 第27页 |
四、 再审发起时限及次数比较 | 第27-28页 |
五、 再审改判原则比较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一、 难申诉、滥申诉、无限申诉、恶意申诉现象严重 | 第29页 |
二、 法院主动启动再审有违程序公正 | 第29-30页 |
三、 再审启动理由缺乏可操作性 | 第30页 |
四、 再审启动时限及次数的随意性 | 第30页 |
五、 原审法院进行再审难服众 | 第30页 |
六、 改判结果的任意性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一、 立法原因 | 第31-32页 |
二、 观念原因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之完善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3-35页 |
一、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完善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具体构想 | 第35-39页 |
一、 明确规定再审的理由,严格限制改判的结果 | 第35页 |
二、 取消法院启动再审程序的权力 | 第35-36页 |
三、 明确规定再审申请人的申诉顺序 | 第36页 |
四、 加强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 | 第36-37页 |
五、 明确规定再审的时限和次数 | 第37页 |
六、 取消原审法院的再审权 | 第37-38页 |
七、 改革再审程序的“全面审查”原则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