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微生物来源的防病、杀虫相关因子的分离与功能解析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一章 新型大环内酯类农用抗生素的分离与结构解析第16-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22页
   ·材料第16-17页
     ·供试病原菌第16页
     ·培养基类型第16-17页
   ·方法第17-22页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第17页
     ·对作物病虫害抗谱测定第17页
     ·田间防治试验第17页
     ·菌株的鉴定第17页
     ·菌株发酵条件研究第17-19页
       ·单因子对产生抗生素的影响第18页
       ·培养条件对产生抗生素的影响第18-19页
     ·有效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第19-21页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与解析第21页
     ·化合物的功能预测第2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土壤来源的杀虫、防病土壤链霉菌的分离第22页
   ·拮抗病原菌、发酵产物杀虫谱测定第22页
   ·发酵液有效成分稳定性的检测第22-23页
   ·链霉菌的分类、鉴定第23-28页
   ·发酵配方和发酵条件第28-30页
   ·大田防效试验第30-31页
   ·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第31页
   ·获得已知的化合物第31-32页
   ·功能化合物S2、S3测定第32-38页
   ·有效分子的三维结构的模拟第38页
   ·功能分析与预测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0页
 4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二章 芽孢类杀虫类基因研究第42-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52页
   ·材料第42页
   ·供试害虫第42页
   ·培养基类型第42-43页
   ·方法第43-52页
     ·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第43页
     ·菌株的鉴定第43-44页
     ·利用PCR法鉴定芽孢杆菌的基因型第44-45页
     ·基因含量和基因类型分析第45页
     ·同源比较第45页
     ·室内杀虫毒力的测定第45-46页
     ·小区防效试验第46页
     ·cry1Ab基因的克隆第46-48页
     ·cry类基因的定位第48-50页
     ·ICP的SDS-PAGE第50-51页
     ·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第51-52页
     ·促生性实验第52页
     ·大田防效试验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79页
   ·杀虫芽孢杆菌的分离第52页
   ·杀虫芽孢杆菌的基因型的多态性分析第52-54页
   ·菌株的聚类分析第54页
   ·菌株的鉴定第54-63页
   ·cry类基因的分析与克隆第63-69页
     ·cry类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第63页
     ·序列分析第63-67页
       ·Bacillus cereus cry1Ab、cry1Ac特异序列的测定与比较第63-65页
       ·Bacillus megaterium cry1Ac、cry1C特异序列的测定与比较第65-67页
       ·菌株cry1Ac特异序列的比较第67页
     ·菌株cry1Ab全长基因克隆第67-68页
     ·cry1Ab基因的定位第68-69页
     ·ICP的分离第69页
   ·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第69-71页
   ·防效试验第71-79页
     ·饲喂实验第71-76页
       ·对菜青虫室内毒力测定第71-72页
       ·对水稻二化螟室内毒力测定第72-73页
       ·对稻苞虫室内毒力测定第73-75页
       ·对其它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第75页
       ·半致死浓度(LC50)的测定第75-76页
     ·小区防效试验第76-78页
     ·大田防效试验第78-79页
 3 讨论第79-81页
 4 参考文献第81-88页
第三章 抑菌肽研究第88-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8-93页
   ·材料第88页
   ·培养基第88页
   ·方法第88-93页
     ·拮抗菌的分离第88页
     ·拮抗菌的筛选第88-89页
     ·抑菌谱的测定第89页
     ·拮抗菌菌种分类鉴定第89页
     ·拮抗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89页
     ·发酵产物对黄瓜枯萎病害防治效果第89-90页
     ·抑菌肽的提取第90页
     ·抑菌肽的纯化第90页
     ·SDS-PAGE第90-91页
     ·抑菌肽电泳回收第91页
     ·抑菌肽的序列测定第91页
     ·抑菌肽的致畸性研究第91-92页
     ·抑菌肽的理化性质分析第92页
     ·抑菌肽发酵产物大田防治黄瓜枯萎病应用研究第92页
     ·根据抑菌肽N-末端进行防病功能、改造预测第92-9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3-113页
   ·拮抗菌的分离及筛选第93页
   ·抑菌谱的测定第93-94页
   ·拮抗菌株鉴定结果第94-98页
   ·拮抗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第98-101页
   ·黄瓜苗期枯萎病防治第101-103页
   ·黄瓜成株期枯萎病防治第103-104页
   ·抑菌肽的提取及活性测定第104-105页
   ·抑菌肽的纯化第105-106页
   ·SDS-PAGE分析第106页
   ·氨基酸测序第106页
   ·抑菌肽的致畸性第106页
   ·抑菌肽的理化性质研究第106-108页
   ·抑菌肽发酵产物大田防治黄瓜枯萎病应用研究第108页
   ·抑菌肽的结构改造与功能预测第108-113页
     ·以肽主链为基础的环化技术应用第109-110页
     ·环连接部件应用第110-111页
     ·约束氨基酸(Pro)应用第111-113页
 3 讨论第113-115页
 4 参考文献第115-119页
第四章 重组有益杀虫农用细菌研究第119-1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9-121页
   ·材料第119页
   ·方法第119-121页
     ·载体细菌质粒的消除第119-120页
     ·供体细菌质粒的提取第120页
     ·PEG原生质体转化第120页
     ·电击转化法第120页
     ·分子杂交实验第120页
     ·生物活性测定第120-1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1-125页
   ·载体细菌质粒的消除第121页
   ·转化系统的建立第121页
   ·酶切图谱分析第121-122页
   ·转化子分子杂交结果分析第122页
   ·转化子毒蛋白晶体电镜观察第122页
   ·杀虫毒效分析第122-123页
   ·B34转化系统和转化第123-125页
 3 讨论第125-127页
 4 参考文献第127-129页
第五章 农用有益微生物资源库的构建第129-1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9-133页
   ·材料第129-130页
   ·方法第130-131页
     ·细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第130页
       ·几丁质酶产生细菌第130页
       ·芽孢杆菌第130页
       ·农药分解细菌第130-131页
       ·内生细菌第131页
       ·其它类细菌第131页
     ·真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第131页
     ·放线菌类资源的分离、纯化第131页
     ·酵母资源的分离、纯化第131-132页
     ·功能验证第132页
     ·田间验证第132页
     ·分类整理、保存第132-133页
       ·应用ERIC-PCR对所获细菌菌种进行分类鉴别第132页
       ·用形态、生理、生化手段进行鉴别第132-13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33-138页
   ·农用微生物资源库包含菌类第133-134页
   ·部分资源在实验室、田间表现第134-135页
     ·几丁质酶产生菌第134页
     ·促生菌第134-135页
     ·内生细菌第135页
   ·菌株的多态性检测、鉴别第135-138页
 3 讨论第138-139页
 4 参考文献第139-142页
第六章 文献综述第142-188页
 1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第142-156页
   ·农用抗生素的筛选模型研究第142-143页
   ·农用抗生素的主要成分、结构研究第143-148页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第148-151页
   ·农用抗生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151-152页
   ·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结构测定方法第152-153页
   ·天然抗生素的结构改造第153-154页
   ·主要农用抗生素的应用现状第154-156页
 2 芽孢杆菌的研究第156-172页
   ·苏云金芽孢杆菌第156-170页
   ·其它类芽孢杆菌第170-172页
     ·球状芽孢杆菌第170-171页
     ·多粘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第171-172页
 3 重组微生物研究第172-175页
   ·重组苏云金芽孢杆菌第172页
   ·重组荧光假单胞菌第172-173页
   ·重组球形芽孢杆菌第173页
   ·重组固氮菌第173页
   ·重组水生细菌第173-174页
   ·重组杀虫原生生物第174页
   ·重组昆虫病毒第174-175页
   ·重组杀虫链霉菌第175页
   ·其它类重组杀虫微生物第175页
 4 农用微生物资源研究第175-180页
   ·微生物学位于生命科学前沿科学第175页
   ·农用微生物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75-176页
   ·农用微生物的遗传改良第176页
   ·农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第176-179页
   ·农用微生物资源的发展前景第179-180页
   ·西南地区微生物资源第180页
 5 参考文献第180-188页
致谢第188-18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项目第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营城市及城市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研究
下一篇:数字化控制DC/AC正弦波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