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针论文

制约三农发展的政策性因素分析

前言第1-10页
正文第10-54页
 第一部分 政策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第10-13页
  一、 政策的含义第10-11页
  二、 “三农”政策的地位和作用第11-13页
   (一) “三农”政策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对农工作的政治纲领第11页
   (二) “三农”政策是党和政府管理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手段第11页
   (三) “三农”政策是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第11-13页
 第二部分 我国“三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第13-22页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三农”政策及其影响第13-15页
  二、 1978年-1984年“三农”政策及其影响第15-17页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第15-16页
   (二) 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第16页
   (三) “放水养鱼”-减轻农民负担第16页
   (四) 搞活农村经济,鼓励发展农村多种经营政策第16-17页
  三、 1985-1996年“三农”政策及其影响第17-18页
   (一) 改革重点的转移,导致重农政策开始蜕变第17页
   (二) 财政支农力度减弱第17-18页
   (三) 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不力,导致农业和农民利益受损第18页
  四、 中共十五大以后的“三农”政策及其影响第18-22页
 第三部分 研究“三农”政策的意义第22-24页
  一、 “三农”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要第22页
  二、 解决“三农”问题已刻不容缓第22页
  三、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和政府的政策第22-24页
 第四部分 “三农”问题的研究现状第24-30页
  一、 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第24-26页
  二、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现代化程度第26-28页
  三、 打破现行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农、城乡的统筹发展第28-29页
  四、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高城市化率,减少农业人口第29-30页
 第五部分 中国“三农”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政策性因素第30-41页
  一、 中国“三农”现状第30-32页
   (一) 农民真苦第30页
   (二) 农村真穷第30-31页
   (三) 农业真危险第31-32页
  二、 造成“三农”现状的政策性因素第32-41页
   (一) 户籍政策第32-33页
   (二) 土地政策第33-34页
   (三) 政治制度(选举制度)第34-35页
   (四) 税收政策第35-36页
   (五) 人才与就业制度第36-37页
   (六) 财政投入政策第37-38页
   (七) 社会保障制度第38-39页
   (八) 改革政策第39-41页
 第六部分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第41-54页
  一、 组建农民利益集团,维护农民利益第42页
  二、 加强涉农法律的制定修改工作第42-43页
  三、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现公民自由迁移第43页
  四、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43-44页
  五、 取消农民各项税费负担,促进土地合理流传转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第44-45页
  六、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45-47页
   (一) 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的农民成本太高,影响其收入第45-46页
   (二) 城镇化过程使农村“人才”流失,影响农业生产第46页
   (三) 城镇化使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影响对农业的投入第46页
   (四) 城镇化进程中容易造成对资源的浪费,资源的污染第46-47页
   (五) 为城镇化出台的一些政策无形中促进了城镇对农村地区的再次夺第47页
  七、 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实现国家投资战略的转移第47-54页
   (一) 国家增加农村投入的具体内容第48-51页
    1 、 农村教育投资第49页
    2 、 村级道路建设投资第49-50页
    3 、 农村社会保障投资第50页
    4 、 改变农民的生活条件的投入第50页
    5 、 农业生产投入第50-51页
   (二) 国家增加对农村投入的资金来源第51-54页
    1 、 加强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第51页
    2 、 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节约开支第51-52页
    3 、 财政支农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正常增长第52-53页
    4 、 通过贷款,发行债券、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注释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管线建设中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分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M高职学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