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保性能控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模糊控制的特点 | 第8-10页 |
1.2 模糊控制的发展与应用 | 第10-11页 |
1.3 模糊控制的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3.1 基于模糊模型的模糊系统研究 | 第11-12页 |
1.3.2 模糊系统的函数逼近特性 | 第12-13页 |
1.3.3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性分析 | 第13-15页 |
1.3.4 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15-18页 |
1.3.5 自适应模糊系统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1.6 本文的符号约定 | 第21-23页 |
第2章 模糊动态系统建模及保性能设计方案 | 第23-32页 |
2.1 模糊系统的模型 | 第23-26页 |
2.1.1 模糊系统的Mamdani模型描述 | 第23-24页 |
2.1.2 动态T-S模糊模型描述 | 第24-26页 |
2.2 保性能设计 | 第26-28页 |
2.2.1 保性能设计的起源 | 第26页 |
2.2.2 保性能设计的方法 | 第26-28页 |
2.3 数学预备知识 | 第28-31页 |
2.3.1 凸集与凸函数 | 第28-30页 |
2.3.2 基于LMIS技术的相关引理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32-52页 |
3.1 并行分布补偿控制器的设计策略 | 第32-35页 |
3.2 连续T-S模型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35-41页 |
3.2.1 问题的描述 | 第35-36页 |
3.2.2 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条件 | 第36-37页 |
3.2.3 保性能控制律的设计 | 第37-38页 |
3.2.4 仿真示例 | 第38-41页 |
3.3 离散T-S模型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41-51页 |
3.3.1 问题的描述 | 第41-43页 |
3.3.2 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条件 | 第43-44页 |
3.3.3 保性能控制律的设计 | 第44-46页 |
3.3.4 仿真示例 | 第46-48页 |
3.3.5 最优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48-49页 |
3.3.6 最优保性能控制器仿真示例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非线性连续时滞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52-63页 |
4.1 问题的描述 | 第52-54页 |
4.2 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条件 | 第54-55页 |
4.3 保性能控制律的设计 | 第55-57页 |
4.4 仿真示例 | 第57-59页 |
4.5 最优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59-60页 |
4.6 最优保性能控制器仿真示例 | 第60-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非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模糊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63-72页 |
5.1 问题的描述 | 第63-65页 |
5.2 保性能控制律存在的条件 | 第65-66页 |
5.3 保性能控制律的设计 | 第66-68页 |
5.4 仿真示例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