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综述 | 第1-35页 |
·鹿类动物的进化及分类 | 第7-19页 |
·鹿的进化 | 第7-8页 |
·反刍亚目的分类 | 第8-11页 |
·鹿类动物的表型及生理特征 | 第11-14页 |
·麝科动物的分类地位 | 第14-17页 |
·中国的鹿类 | 第17-19页 |
·系统学及其进展 | 第19-31页 |
·系统学的诞生和发展 | 第19-20页 |
·物种、系统发育与分类 | 第20-21页 |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及发展 | 第21页 |
·分子进化 | 第21-27页 |
·分子系统学和分子进化的关系 | 第27-31页 |
·12S rRNA基因及二级结构模型 | 第31-35页 |
·12S rRNA基因二级结构的重要性及成因 | 第32-33页 |
·12S rRNA二级结构模型的特点 | 第33-35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5-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6页 |
·从毛发中提取总DNA | 第36页 |
·PCR反应体系 | 第36-37页 |
·电泳、DNA回收与测序 | 第37页 |
·序列的装配(assemble)、比对(align)以及系统学分析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4页 |
·结果 | 第38-47页 |
·12S rRNA基因一级序列及其差异 | 第38-45页 |
·二级结构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52页 |
·建树方法的选用 | 第47-48页 |
·鹿科动物的分类 | 第48-50页 |
·麝科的分类及麝的分类地位 | 第50页 |
·关于二级结构的讨论 | 第50-51页 |
·分化时间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Ⅰ | 第61-77页 |
附录Ⅱ | 第77-79页 |
附录Ⅲ | 第79-81页 |
附录Ⅳ | 第81-97页 |
附录Ⅴ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