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再工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1.1.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和发展 | 第8页 |
1.1.2. 兴化等市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8-9页 |
1.1.3. 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再工程需求 | 第9页 |
1.2.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1.2.1. 基于统一开发过程的软件再工程过程 | 第10页 |
1.2.2.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正向工程 | 第10页 |
1.2.3. 面向对象体系结构的正向工程 | 第10页 |
1.3.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0-12页 |
2. 关键技术 | 第12-21页 |
2.1. 软件再工程 | 第12-14页 |
2.1.1. 定义 | 第12-13页 |
2.1.2. 类型 | 第13页 |
2.1.3. 方法 | 第13-14页 |
2.1.4. 重用 | 第14页 |
2.2. 统一开发过程 | 第14-16页 |
2.2.1. 特点 | 第14-15页 |
2.2.2. 四个阶段和九个核心工作流 | 第15-16页 |
2.2.3. 基于RUP的软件再工程过程 | 第16页 |
2.3. 分布式对象技术 | 第16-20页 |
2.3.1. 特点 | 第17-18页 |
2.3.2. 主要技术 | 第18-19页 |
2.3.3. COM+ | 第19-20页 |
2.3.4. 开发工具 | 第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3. 逆向工程 | 第21-26页 |
3.1. 类型 | 第21页 |
3.2. 概念模型的逆向工程 | 第21-26页 |
3.2.1 抽取 | 第21-24页 |
3.2.2 抽象 | 第24-26页 |
4. 正向工程1(初始阶段) | 第26-37页 |
4.1. 需求 | 第26-30页 |
4.1.1 问题陈述 | 第26页 |
4.1.2 用户 | 第26页 |
4.1.3 目标 | 第26-27页 |
4.1.4 系统功能 | 第27-28页 |
4.1.5 系统属性 | 第28-30页 |
4.2. 系统术语表 | 第30-32页 |
4.2.1 功能术语表 | 第30页 |
4.2.2 地点术语表 | 第30页 |
4.2.3 人员术语表 | 第30-31页 |
4.2.4 相关术语表 | 第31-32页 |
4.3. 用况 | 第32-37页 |
4.3.1 识别参与者和用况 | 第32页 |
4.3.2 书写用况图 | 第32-33页 |
4.3.3 书写用况 | 第33-35页 |
4.3.4 用况的分类 | 第35页 |
4.3.5 用况的时间调度 | 第35-37页 |
5. 正向工程2(实现阶段) | 第37-69页 |
5.1. 进入开发周期1 | 第37页 |
5.2. 分析 | 第37-43页 |
5.2.1 概念模型 | 第37-39页 |
5.2.2 系统行为 | 第39-43页 |
5.3. 设计 | 第43-56页 |
5.3.1 从分析到设计 | 第43页 |
5.3.2 系统设计 | 第43-46页 |
5.3.3 数据管理组件设计 | 第46-47页 |
5.3.4 用户界面组件设计 | 第47-48页 |
5.3.5 对象设计 | 第48-56页 |
5.4 构造 | 第56-61页 |
5.4.1 医保中心应用服务器 | 第57页 |
5.4.2 定点医疗机构应用服务器 | 第57-58页 |
5.4.3 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客户端 | 第58-61页 |
5.5. 测试 | 第61页 |
5.5.1 部署 | 第61页 |
5.5.2 测试 | 第61页 |
5.6. 开发周期2 | 第61-64页 |
5.6.1 添加需求 | 第61页 |
5.6.2 调整体系结构 | 第61-62页 |
5.6.3 事务管理 | 第62-64页 |
5.7. 开发周期3 | 第64-68页 |
5.7.1 添加需求 | 第64-65页 |
5.7.2 HIS接口 | 第65-66页 |
5.7.3 安全管理 | 第66-68页 |
5.8. 小结 | 第68-69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