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7页 |
·开展企业效绩评价的必要性 | 第12页 |
·开展企业效绩评价的作用 | 第12-13页 |
·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 第13-15页 |
·研究企业效绩评价理论结构的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企业效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对现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不足之处的分析 | 第26-27页 |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2 企业效绩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8-41页 |
·企业效绩评价的起源 | 第28-35页 |
·产权及两权分离 | 第28-32页 |
·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企业效绩评价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基础 | 第35-39页 |
·企业效绩评价的学科定位分析 | 第35-37页 |
·企业效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37-39页 |
·企业效绩评价理论概述 | 第39-41页 |
3 企业利益相关者效绩评价体系设计 | 第41-57页 |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第41-44页 |
·概念 | 第41-42页 |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具体范围 | 第42-44页 |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44-46页 |
·新古典产权学派的理论观点 | 第44页 |
·利益相关者学派的理论观点 | 第44-46页 |
·企业目标的现实选择--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 第46-51页 |
·传统的“股东至上”逻辑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 | 第46-47页 |
·知识经济时代产权主体博弈所决定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 第47-48页 |
·“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符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 第48-49页 |
·国内外对于“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实践摸索 | 第49-51页 |
·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1-57页 |
·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企业利益相关者效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52-57页 |
4 各利益相关者目标分析及评价指标设计 | 第57-74页 |
·股东角度 | 第58-61页 |
·经营者角度 | 第61-65页 |
·债权人角度 | 第65-68页 |
·供应商角度 | 第68-69页 |
·顾客角度 | 第69-70页 |
·员工角度 | 第70-72页 |
·国家角度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