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

雨生红球藻生物学特性的高密度效应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10页
导言第10-21页
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1、 实验藻种第21页
 2、 培养方法第21-22页
 3.、 生长测定第22-23页
 4、 单个细胞光能的计算第23页
 5、 无机氮的测定第23-29页
  5.1 亚硝酸盐的测定第23-24页
  5.2 硝酸盐的测定第24-26页
  5.3 氨氮的测定第26-29页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9-52页
 1、 高密度对雨生红球藻生长指标的影响第29-33页
  1.1 高密度培养中传统生长指标表述的红球藻细胞生长状况第30-33页
   1.1.1 细胞干重指标第30-31页
   1.1.2 叶绿素指标第31-32页
   1.1.3 细胞数量指标第32-33页
 2、 高密度培养中雨生红球藻对光的适应策略第33-39页
  2.1 密度增高对单个藻细胞获取光能的影响第33-34页
  2.2 A实验中单个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和细胞体积的变化第34-36页
  2.3 B实验中单个藻细胞叶绿素含量和细胞体积的变化第36-39页
 3、 两种适应策略与光能的关系第39-49页
  3.1  320μ Em~(-2)s~(-1)的光照条件下红球藻的适应策略第39-42页
  3.2  400μ Em~(-2)s~(-1)的光照条件下红球藻的适应策略第42-46页
  3.3  两种策略的单个细胞光能临界点初探第46-49页
   3.3.1 单个细胞获得的初始光能对适应策略选择的影响第46-47页
   3.3.2 采用第一种适应策略前的单个细胞平均光能第47-48页
   3.3.3 两种适应策略转折点的单个细胞所获光能与细胞密度的关系第48-49页
 4、 高密度体系中红球藻对无机氮源的吸收利用第49-52页
  4.1 补加0.5mmol/L KNO_3后无机氮的动态变化第50-51页
  4.2 补加1.0mmol/L KNO_3后无机氮的动态变化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石油平台注海水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形邻距和四叉树编码的目标图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