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信息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现状 | 第11-12页 |
1.2 远程实验系统的发展情况 | 第12-19页 |
1.2.1 远程实验系统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远程仿真及虚拟实验 | 第13-15页 |
1.2.3 远程实际实验研究情况 | 第15-17页 |
1.2.4 远程实际实验差别比较 | 第17-19页 |
1.3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9-21页 |
第2章 千兆以太局域网网的设计和建立 | 第21-39页 |
2.1 建立千兆快速局域网的必要性 | 第21页 |
2.2 以太网的发展过程 | 第21-23页 |
2.2.1 以太网的产生和发展 | 第21-22页 |
2.2.2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成熟 | 第22页 |
2.2.3 网桥和交换机的产生 | 第22页 |
2.2.4 快速以太网 | 第22-23页 |
2.2.5 千兆以太网 | 第23页 |
2.3 以太网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 | 第23-29页 |
2.3.1 与令牌环技术相比较的以太网特点 | 第23-24页 |
2.3.2 从共享介质到专用介质 | 第24-25页 |
2.3.3 从共享式LAN到交换式LAN | 第25-26页 |
2.3.4 从半双工方式到全双工方式 | 第26-29页 |
2.4 交换机工作方式及选择 | 第29-31页 |
2.4.1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2.4.2 交换机和HUB的功能比较 | 第30-31页 |
2.5 网络结构设计及网络设备的选择 | 第31-37页 |
2.5.1 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2.5.2 网络重要设备的选择 | 第32-37页 |
2.5.3 网络总体竣工图 | 第37页 |
2.6 服务器的配置及运行 | 第37-38页 |
2.7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局域网内基于Winsock的C/S远程控制系统 | 第39-70页 |
3.1 实验研究对象介绍 | 第39-42页 |
3.1.1 控制对象——三级串联水箱 | 第39-41页 |
3.1.2 控制变换及执行机构 | 第41页 |
3.1.3 原有实验方式 | 第41-42页 |
3.2 远程控制方案 | 第42-44页 |
3.2.1 总体方案介绍 | 第42-44页 |
3.2.2 远程控制的硬件结构组成 | 第44页 |
3.3 拟采用的远程控制方式 | 第44-45页 |
3.4 C/S模式中Winsock数据通信 | 第45-55页 |
3.4.1 实时数据通信协议 | 第45-51页 |
3.4.2 基于Winsock的C/S程序设置 | 第51-53页 |
3.4.3 在Delphi中嵌入汇编语句实现与硬件的数据传递 | 第53-55页 |
3.5 C/S方式下数据通信的自定义协议 | 第55-58页 |
3.5.1 传递数据类型一览表 | 第55-56页 |
3.5.2 数据传送协议的定义 | 第56-58页 |
3.6 多线程后台处理方式 | 第58-63页 |
3.6.1 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方式 | 第58-59页 |
3.6.2 多线程执行的优缺点比较 | 第59-60页 |
3.6.3 在本程序中使用多线程技术进行编程 | 第60-61页 |
3.6.4 线程的创建及其应用 | 第61-62页 |
3.6.5 关于多线程技术的同步问题 | 第62-63页 |
3.6.6 使用多线程编程的效果分析及其推广 | 第63页 |
3.7 远程实时视频/音频监视 | 第63-70页 |
3.7.1 使用远程视频/音频监视的必要性 | 第63-64页 |
3.7.2 视频服务器介绍 | 第64-65页 |
3.7.3 视频服务器的访问方式 | 第65-67页 |
3.7.4 在Delphi程序中使用activeX控件 | 第67页 |
3.7.5 在客户端主菜单中对视频服务器的控制操作 | 第67-70页 |
第4章 远程控制方法及其运行 | 第70-86页 |
4.1 控制方法介绍 | 第70-71页 |
4.2 模拟手动控制 | 第71-72页 |
4.3 常规PID控制 | 第72-76页 |
4.3.1 连续时间常规PID控制介绍 | 第72-73页 |
4.3.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第73-75页 |
4.3.3 常规PID远程控制的运行 | 第75-76页 |
4.4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 | 第76-78页 |
4.4.1 积分分离法的原理和算法 | 第76-77页 |
4.4.2 积分分离法的运行 | 第77-78页 |
4.5 遇限削弱积分PID控制 | 第78-80页 |
4.5.1 遇限削弱积分PID的原理和算法 | 第78-79页 |
4.5.2 遇限削弱积分控制的远程运行 | 第79-80页 |
4.6 微分先行PID控制 | 第80-81页 |
4.6.1 微分先行PID控制的原理和算法 | 第80页 |
4.6.2 微分先行PID控制的远程运行 | 第80-81页 |
4.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 | 第81-86页 |
4.7.1 基于BP神经网络调整PID参数的算法 | 第81-85页 |
4.7.2 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编程及运行 | 第85-86页 |
第5章 基于SQL-Server网络数据库服务器的历史数据存取 | 第86-99页 |
5.1 在实验系统中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的原因 | 第86-91页 |
5.1.1 客户/服务器模型 | 第86-87页 |
5.1.2 MS-SQL Server的两个API库和网络查询步骤 | 第87-88页 |
5.1.3 多线程数据库引擎比较 | 第88-91页 |
5.2 在SQL Server中建立数据库及数据表 | 第91-93页 |
(1) 实验用户信息表expuser | 第91-92页 |
(2) 实验预约表expbooking | 第92页 |
(3) 实验数据索引表dataindex | 第92-93页 |
(4) 实验数据详细列表datadetail | 第93页 |
5.3 客户端用户的登录、实验预约、排队等待 | 第93-96页 |
5.3.1 用户的登录验证 | 第93-94页 |
5.3.2 用户的实验预约 | 第94-95页 |
5.3.3 用户登录管理 | 第95-96页 |
5.4 实验数据的写入和查询 | 第96-99页 |
5.4.1 实验数据的写入 | 第96-97页 |
5.4.2 客户端实验数据查询 | 第97-99页 |
第6章 总结 | 第99-101页 |
6.1 经验总结 | 第99页 |
6.2 前景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附录 作者在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