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序言 | 第9页 |
一、 董事概述 | 第9-12页 |
1、 董事的定义 | 第9页 |
2、 各种类型的董事 | 第9-10页 |
3、 董事的产生 | 第10-11页 |
4、 董事的代表权问题 | 第11-12页 |
二、 董事的性质与地位 | 第12-18页 |
(一) 董事的性质 | 第12-14页 |
(二) 董事与公司的关系 | 第14-17页 |
(三) 董事与股东及股东大会的关系 | 第17页 |
(四) 董事的职权 | 第17-18页 |
三、 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董事的义务 | 第18-28页 |
(一) 董事的善管义务 | 第18-22页 |
1、 善管义务的标准 | 第18-20页 |
2、 善管义务的内容 | 第20-22页 |
(二) 董事的忠实义务 | 第22-27页 |
1、 诚实行为 | 第22页 |
2、 禁止冲突交易 | 第22-24页 |
3、 竞业回避 | 第24-25页 |
4、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 | 第25-27页 |
(三) 董事忠实义务与善管义务的关系 | 第27-28页 |
四、 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赔偿责任 | 第28-34页 |
(一) 董事对公司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29-30页 |
(二) 董事对公司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30页 |
(三) 董事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0-32页 |
(四) 董事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内容 | 第32-34页 |
五、 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 第34-41页 |
(一) 董事致第三人损害要与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第35-36页 |
(二) 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的性质和特点 | 第36-37页 |
(三) 第三人的范围 | 第37-38页 |
(四) 第三人损害范围的确定 | 第38-39页 |
(五) 对第三人应负赔偿责任的董事的范围 | 第39-40页 |
(六) 应尽快完善我国的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赔偿责任制度 | 第40-41页 |
六、 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免除 | 第41-46页 |
(一) 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一般免除 | 第41-42页 |
(二) 经营判断规则免除董事赔偿责任 | 第42-45页 |
(三) 董事责任保险 | 第45-46页 |
七、 对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追究和可诉性安排 | 第46-56页 |
(一) 对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追究渠道 | 第46-51页 |
1、 公司股东大会或监事会可以通过决议要求董事承担责任。 | 第46-47页 |
2、 公司自诉 | 第47-48页 |
3、 派生诉讼制度 | 第48-50页 |
4、 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对责任董事直接诉讼 | 第50-51页 |
(二) 我国法律关于追究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可诉性发展 | 第51-56页 |
1、 我国现行法律对董事民事赔偿责任规定不完整,缺乏可诉性 | 第51-53页 |
2、 我国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可诉性发展 | 第53-54页 |
3、 证券业公司、董事因虚假陈述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起诉条件和评论 | 第54-55页 |
4、 应尽快完善董事民事赔偿责任的可诉性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