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 | 第1-14页 |
1.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概念辨析 | 第6-9页 |
1.2 利润操纵的认定及法律责任 | 第9-10页 |
1.3 中国A股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象 | 第10-12页 |
1.4 B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后净利润差异 | 第12-14页 |
第2章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形成 | 第14-28页 |
2.1 利润操纵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14-15页 |
2.2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自身动机 | 第15-18页 |
2.3 环境因素与利润操纵外部空间 | 第18-24页 |
2.4 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信息质量控制 | 第24-28页 |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的指导思想与方式 | 第28-40页 |
3.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指导思想 | 第28-30页 |
3.2 滥用会计政策 | 第30-33页 |
3.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不公允 | 第33-38页 |
3.4 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 | 第38-40页 |
第4章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式 | 第40-51页 |
4.1 中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实证经验 | 第40-43页 |
4.2 美国C O S O的实证研究 | 第43-44页 |
4.3 利润操纵的识别模式 | 第44-51页 |
第5章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制约体系 | 第51-60页 |
5.1 增强财务报告需求,加强监控力度 | 第51-52页 |
5.2 制度创新,抑制利润操纵的动机 | 第52-55页 |
5.3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减少利润操纵的空间 | 第55-56页 |
5.4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发挥“经济警察”的作用 | 第56-58页 |
5.5 强化有关的法律制裁,明确法律责任主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 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