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 论 | 第1-12页 |
| 1.1 概述 | 第8页 |
| 1.2 国内外内河航运发展概况及趋势 | 第8-10页 |
| 1.2.1 国外内河航运发展概况 | 第8-9页 |
| 1.2.2 国内内河航运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1.2.3 内河航运发展趋势 | 第10页 |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影响 | 第12-19页 |
| 2.1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情况介绍 | 第12-14页 |
| 2.1.1 概况 | 第12-13页 |
| 2.1.2 枢纽主要建筑物 | 第13页 |
| 2.1.3 施工工期 | 第13-14页 |
| 2.1.4 工程主要效益 | 第14页 |
| 2.2 三峡工程建设对发展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 | 第14-15页 |
| 2.2.1 三峡工程建设的总体意义 | 第14页 |
| 2.2.2 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的重大意义 | 第14-15页 |
| 2.3 三峡工程建设对长江航运的主要影响 | 第15-19页 |
| 2.3.1 航道条件明显改善 | 第15页 |
| 2.3.2 装卸能力明显提高 | 第15-16页 |
| 2.3.3 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 第16页 |
| 2.3.4 船舶种类明显增多 | 第16-18页 |
| 2.3.5 旅游航运明显突出 | 第18-19页 |
| 第3章 长江上游航运安全状况的特点及成因 | 第19-27页 |
| 3.1 事故概况 | 第19-20页 |
| 3.2 安全状况总体评估 | 第20-22页 |
| 3.2.1 安全状况综合评估指数法 | 第20-21页 |
| 3.2.2 安全状况综合评估 | 第21-22页 |
| 3.3 事故主要特点 | 第22-24页 |
| 3.3.1 港区事故多 | 第22-23页 |
| 3.3.2 碰撞事故多 | 第23页 |
| 3.3.3 人为责任事故比例高 | 第23-24页 |
| 3.3.4 客船及乡镇货船事故突出 | 第24页 |
| 3.4 事故原因频度分析 | 第24-27页 |
| 3.4.l 事故原因频度排序 | 第24-25页 |
| 3.4.2 事故原因综合分析 | 第25-27页 |
| 第4章 建立三峡库区航运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想 | 第27-59页 |
| 4.1 实行船舶定线制 | 第27-32页 |
| 4.1.1 船舶定线制的发展概况 | 第27-28页 |
| 4.1.2 电子海图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 | 第28-29页 |
| 4.1.3 集成驾驶台系统(IBS) | 第29-30页 |
| 4.1.4 三峡库区实行船舶定线制的构想 | 第30-32页 |
| 4.2 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系统) | 第32-40页 |
| 4.2.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32-33页 |
| 4.2.2 VTS系统的功能、组成及主要设备 | 第33-36页 |
| 4.2.3 船舶定位与导航 | 第36-37页 |
| 4.2.4 自动识别系统(AIS) | 第37-39页 |
| 4.2.5 建立三峡库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构想 | 第39-40页 |
| 4.3 建立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系统 | 第40-45页 |
| 4.3.1 建立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系统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 4.3.2 建立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应急反应系统的构想 | 第42-45页 |
| 4.4 建立海事搜救系统 | 第45-47页 |
| 4.4.1 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 | 第45-47页 |
| 4.4.2 建立海事搜救系统的构想 | 第47页 |
| 4.5 建立船员管理系统 | 第47-51页 |
| 4.5.l 建立船员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 4.5.2 船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8-49页 |
| 4.5.3 建立船员管理系统的构想 | 第49-51页 |
| 4.6 建立海事管理保障系统 | 第51-59页 |
| 4.6.1 海事管理保障系统发展概况 | 第51页 |
| 4.6.2 建立海事管理保障系统的构想 | 第51-59页 |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