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半主动控制理论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2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及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网壳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现状第9页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9-10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0-12页
第二章 结构振动控制概述第12-29页
 2.1 结构振动控制是结构对策的重大突破第12页
 2.2 结构振动控制的前沿地位第12-13页
 2.3 结构振动控制的分类第13-14页
 2.4 结构半主动控制概述第14-29页
  2.4.1 半主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第14-15页
  2.4.2 半主动控制体系第15-19页
  2.4.3 半主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第19-29页
第三章 变刚度变阻尼控制器在受控结构中的位置优化第29-39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孤立特征值的摄动法第29-32页
 3.3 结构动力灵敏度分析第32-35页
 3.4 控制器位置优化的性能指标第35-39页
  3.4.1 第一准最优准则第35-37页
  3.4.2 第二准最优准则第37-39页
第四章 变刚度变阻尼半主动控制体系第39-46页
 4.1 控制器的组成和控制机理第39-40页
 4.2 模态能量转换控制律第40-42页
 4.3 网壳结构的控制器减振计算模型第42-43页
 4.4 模态能量转换控制律的具体实现第43-46页
第五章 仿真分析第46-64页
 5.1 半主动控制器放置位置的规律第46-55页
  5.1.1 改变矢跨比第46-50页
  5.1.2 改变跨度方向的网格数第50-55页
 5.2 结构参数与减振系数的关系第55-64页
  5.2.1 改变屋面质量第55-59页
  5.2.2 改变阻尼系数第59-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研究成果总结第64-65页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  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假肢接受腔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一篇: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2)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