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22页 |
1 药材概况 | 第12-13页 |
2 化学成分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3 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4 巴豆炮制研究概述 | 第16-19页 |
5 烘制法研究概述 | 第19-21页 |
6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2-74页 |
第1章 巴豆烘制工艺探索 | 第22-32页 |
第1节 巴豆烘制工艺研究 | 第22-30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22-2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3-29页 |
·巴豆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26页 |
·影响烘制的各因素考察 | 第26-29页 |
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2节 巴豆烘制工艺验证试验 | 第30-32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3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0-31页 |
·烘制品的制备 | 第30-31页 |
·验证试验样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 第31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1-32页 |
第2章 烘制巴豆质量标准研究 | 第32-43页 |
第1节 烘制巴豆质量标准 | 第32-34页 |
第2节 烘制巴豆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第34-43页 |
1 饮片名称 | 第34页 |
2 药材来源 | 第34页 |
3 性状 | 第34页 |
4 鉴别 | 第34-36页 |
5 检查 | 第36-37页 |
6 含量测定 | 第37-41页 |
7 性味归经 | 第41页 |
8 功能主治 | 第41页 |
9 用法用量 | 第41-42页 |
10 贮藏 | 第42-43页 |
第3章 烘制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变化的对比研究 | 第43-69页 |
第1节 巴豆烘制前后脂肪油成分的GC-MS分析 | 第43-46页 |
1 仪器和试药 | 第4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3-45页 |
·烘制品的制备 | 第43-44页 |
·脂肪油的提取与样品的制备 | 第44页 |
·GC-MS色谱/质谱条件 | 第44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44-45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5-46页 |
第2节 巴豆烘制前后非脂肪油部分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 第46-69页 |
1 仪器及试药 | 第46-4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7-66页 |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研究 | 第47-50页 |
·参照物的选择与制备 | 第50页 |
·检测方法 | 第50-55页 |
·方法学验证 | 第55-61页 |
·巴豆生品、巴豆烘制品非脂肪油部分指纹图谱测定结果及共有模式 | 第61-64页 |
·巴豆生品、巴豆烘制品非脂肪油部分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 第64-65页 |
·巴豆生品、巴豆烘制品非脂肪油部分指纹图谱对照图谱的比较 | 第65-66页 |
3 结论 | 第66-67页 |
4 讨论 | 第67-69页 |
第4章 巴豆烘制前后药效作用与毒性作用的对比研究 | 第69-7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9-70页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第70-72页 |
·体外抗结核杆菌实验 | 第70-71页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71-72页 |
·胃肠推进作用试验 | 第7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2-74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74-77页 |
一、小结与讨论 | 第74-75页 |
二、创新性 | 第75-76页 |
三、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课题 | 第80-81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