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利奈唑酮和3,5-取代新噁唑烷酮的合成研究及抗菌活性测定与三环配能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部分第10-97页
 1 综述:噁唑烷酮抗菌剂研究进展第11-27页
 2 前言第27-30页
 3 实验设计与结果第30-56页
   ·利奈唑酮的合成第30-36页
     ·第一种合成方法第32-34页
     ·第二种合成方法第34页
     ·第三种合成方法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3,5-取代新噁唑烷酮的合成第36-43页
     ·3-(3′-氟-4′-吗啉基)苯基-2-噁唑烷酮-5-甲醇酯的合成第36-37页
     ·3-(3′-氟-4′-吗啉基)苯基-5-杂环取代甲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第37-38页
     ·3-(3′-取代-4′-吗啉基)苯基-5-取代甲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第38-39页
     ·3-[3′-氟-4′-(4″-取代)哌嗪基]苯基-5-取代甲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第39-41页
     ·3-[3′-氟-4′-(4″-(非)取代)哌啶基]苯基-5-取代甲基-2-噁唑烷酮的合成第41-43页
     ·小结第43页
   ·噁唑烷酮新化合物的抑菌试验第43-56页
     ·实验方法第43-45页
     ·实验结果第45-52页
     ·结果讨论第52-54页
     ·结论第54-56页
 4 实验部分第56-92页
 5 主要参考文献第92-97页
第二部分第97-122页
 1 综述:口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进展第98-108页
 2 前言第108-110页
 3 实验设计与结果第110-114页
   ·单环β-内酰胺的合成第110-111页
   ·(S)-2-甲氧基环己酮的合成第111-112页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第112-113页
   ·小结第113-114页
 4 实验部分第114-119页
 5 主要参考文献第119-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光学图谱第123-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酰乳香酸(BC-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黑色素瘤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与酯型新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