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20页 |
1.1 冷却水系统 | 第9-10页 |
1.1.1 直流冷却水系统 | 第9页 |
1.1.2 循环冷却水系统 | 第9-10页 |
1.2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产生的问题 | 第10-12页 |
1.2.1 结垢 | 第10页 |
1.2.2 腐蚀 | 第10-12页 |
1.2.3 微生物的滋生和粘泥 | 第12页 |
1.3 循环冷却水处理 | 第12-13页 |
1.4 阻垢分散剂 | 第13-17页 |
1.4.1 天然分散剂 | 第13页 |
1.4.2 聚磷酸盐 | 第13-14页 |
1.4.3 有机膦酸 | 第14页 |
1.4.4 均聚物 | 第14页 |
1.4.5 共聚物 | 第14-16页 |
1.4.6 膦羧酸 | 第16-17页 |
1.5 阻垢分散机理 | 第17-19页 |
1.5.1 聚羧酸的阻垢和分散机理 | 第17-18页 |
1.5.2 有机膦酸的阻垢机理 | 第18-19页 |
1.6 本研究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2.1 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20页 |
2.2 共聚物的合成实验 | 第20-23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20-23页 |
2.2.2 合成方法 | 第23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3-26页 |
2.3.1 静态阻垢性能评定实验 | 第23-24页 |
2.3.2 分散氧化铁性能评定 | 第24-25页 |
2.3.3 动态模拟实验 | 第25页 |
2.3.4 共聚物聚合率的测定 | 第25页 |
2.3.5 合成产物结构鉴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MA/AMPS/AMPP三元共聚物聚合及其性能研究 | 第26-40页 |
3.1 MA/AMPS/AMPP三聚物聚合研究 | 第26-32页 |
3.1.1 MA/AMPS配比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2 引发剂配比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3 AMPP用量的影响 | 第29页 |
3.1.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 MA/AMPS/AMPP三聚物制备的重复性实验 | 第32-33页 |
3.3 MA/AMPS/AMPP三聚物性能研究 | 第33-38页 |
3.3.1三 聚物阻垢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3.3.2三 聚物阻垢性能的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3.3.3 分散氧化铁性能实验 | 第37页 |
3.3.4 锌盐沉积实验 | 第37-38页 |
3.4 MA/AMPS/AMPP三聚物与市售阻垢剂的比较 | 第38-39页 |
3.5 MA/AMPS/AMPP三聚物结构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MA/AMPS二元共聚物聚合及其性能研究 | 第40-49页 |
4.1 MA/AMPS二聚物聚合研究 | 第40-43页 |
4.1.1 单体配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1.2 引发剂用量和配比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2页 |
4.1.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 MA/AMPS二聚物制备的重复性实验 | 第43-44页 |
4.3 MA/AMPS二聚物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4.3.1二 聚物阻垢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4.3.2二 聚物分散氧化铁性能评价 | 第46页 |
4.4 MA/AMPS二聚物与市售阻垢剂的比较 | 第46-47页 |
4.5 MA/AMPS二聚物复配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4.6 MA/AMPS二聚物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总结 | 第49-50页 |
5.2 问题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70页 |
附录一:科技项目查新报告 | 第70-77页 |
附录二:专利申请书 | 第77-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