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船舶安全性综合评判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搁浅船舶安全性研究的必要性 | 第8-13页 |
1.1 搁浅船舶安全性的含义 | 第8-9页 |
1.2 搁浅船舶安全性的研究必要性 | 第9-10页 |
1.2.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9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搁浅船舶安全性的模糊性 | 第10-12页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目的 | 第12-13页 |
第2章 搁浅船舶安全性研究的数学工具 | 第13-18页 |
2.1 安全评判及安全系统方法 | 第13-14页 |
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第14页 |
2.3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14-18页 |
2.3.1 单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15-16页 |
2.3.2 多级综合评判模型 | 第16-18页 |
第3章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18-26页 |
3.1 搁浅船舶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4页 |
3.1.1 搁浅特征 | 第18-20页 |
3.1.2 船舶特征 | 第20-22页 |
3.1.3 环境特征 | 第22-24页 |
3.2 指标体系的初选 | 第24页 |
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4-26页 |
第4章 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26-50页 |
4.1 评判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26-32页 |
4.1.1 DELPHI法 | 第26-27页 |
4.1.2 专家调查法 | 第27-28页 |
4.1.3 层次分析法 | 第28-32页 |
4.2 隶属函数的建立 | 第32-46页 |
4.2.1 模糊统计法 | 第32-33页 |
4.2.2 隶属函数曲线的模糊统计 | 第33页 |
4.2.3 模糊分布 | 第33-46页 |
4.3 建立模型 | 第46-50页 |
第5章 评判模型的应用与验证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