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41页 |
·微孔化合物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9-28页 |
·沸石分子筛 | 第9-10页 |
·磷酸铝系列微孔化合物 | 第10-21页 |
·磷酸镓系列微孔化合物 | 第21-22页 |
·磷酸钴等其它微孔磷酸盐晶体 | 第22-24页 |
·其它氧配位、硫配位和氮配位微孔化合物 | 第24-26页 |
·层柱状化合物 | 第26页 |
·无机介孔材料 | 第26-28页 |
·无机微孔化合物骨架结构 | 第28-32页 |
·一级结构单元 | 第28-29页 |
·二级结构单元 | 第29-30页 |
·三级结构亚元 | 第30-32页 |
·微孔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发展 | 第32-33页 |
·本课题的选择与研究目的 | 第33-3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 | 第34-35页 |
·本课题研究中采用的表征方法及测试手段 | 第35-41页 |
第二章 醇体系中一维链状磷酸铝的合成和表征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页 |
·合成方法 | 第41-42页 |
·一维链状磷酸铝的合成 | 第42-43页 |
·一维链状磷酸铝的组成分析 | 第43-44页 |
·一维链状磷酸铝的结构表征 | 第44-52页 |
·一维链状磷酸铝的晶体结构 | 第52-58页 |
·模板剂与一维链状磷酸铝结构之间关系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醇体系中二维层状磷酸铝的合成和表征 | 第59-77页 |
·引言 | 第59页 |
·合成方法 | 第59页 |
·二维层状磷酸铝的合成 | 第59-60页 |
·二维层状磷酸铝的组成分析 | 第60-61页 |
·二维层状磷酸铝的结构表征 | 第61-68页 |
·二维层状磷酸铝的晶体结构 | 第68-74页 |
·二维层状磷酸铝结构及其堆积方式与模板剂之间关系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醇体系中三维微孔磷酸铝的合成和表征 | 第77-114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合成方法 | 第78页 |
·三维微孔磷酸铝的合成 | 第78-81页 |
·三维微孔磷酸铝的组成分析 | 第81-82页 |
·三维微孔磷酸铝的结构表征 | 第82-105页 |
·三维磷酸铝分子筛AlPO_4-17、AlPO_4-11和CoAlPO_4-31的吸附性质研究 | 第105-106页 |
·三维磷酸铝分子筛AlPO_4-5、AlPO_4-41和AlPO_4-25催化性质研究 | 第106-108页 |
·Al_3P_3O_(12)·0.5C_4H_9OH·H_2O的晶体结构 | 第108-112页 |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系列一维链状、二维层状以及三维微孔磷酸铝合成的影响因素 | 第114-142页 |
·引言 | 第114页 |
·合成方法 | 第114页 |
·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14-123页 |
·磷源和铝源 | 第114-115页 |
·晶化温度及时间 | 第115-116页 |
·有机溶剂 | 第116-118页 |
·有机胺 | 第118-119页 |
·P/Al比 | 第119-123页 |
·对一维链状磷酸铝、二维层状磷酸铝以及三维微孔磷酸铝生成条件的进一步探索 | 第123-140页 |
·样品的准备 | 第123页 |
·IR | 第123-128页 |
·~(31)P的NMR分析 | 第128-133页 |
·液相组份的定量分析 | 第133-140页 |
·小结 | 第140-142页 |
第六章 醇体系中一类新型磷酸铝中介相的合成及表征 | 第142-157页 |
·引言 | 第142-143页 |
·实验部分 | 第14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43-156页 |
·APO-Ln的生成 | 第143-144页 |
·APO-Ln的组成分析 | 第144-145页 |
·APO-L_n的结构 | 第145-150页 |
·热性质 | 第150-152页 |
·水的等温吸附及吸附水的本质 | 第152-156页 |
·小结 | 第156-157页 |
第七章 相关磷酸铝的结构设计和理论计算 | 第157-180页 |
·引言 | 第157页 |
·计算方法 | 第157-1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60-166页 |
·一维链状、二维层状以及三维微孔磷酸铝的晶格能计算 | 第160页 |
·不同长度的链结构Alchemy计算 | 第160-164页 |
·不同长度链的AM1计算 | 第164-166页 |
·层状磷酸铝结构分析及次级结构单元的提出和其稳定性研究 | 第166页 |
·层状磷酸铝结构的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 | 第166页 |
·小结 | 第166-180页 |
第八章 磷酸钴微孔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分析 | 第180-186页 |
·引言 | 第180页 |
·实验部分 | 第180-182页 |
·钴源的制备 | 第180页 |
·微孔磷酸钴的合成 | 第180-181页 |
·磷酸钴的组成分析 | 第181-182页 |
·磷酸钴的结构 | 第182-185页 |
·小结 | 第185-186页 |
结论 | 第186-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6页 |
致谢 | 第196-197页 |
摘要 | 第197-200页 |
Abstract | 第200-203页 |
Publications | 第203-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