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复杂系统的智能建模与控制

致谢第1-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第一篇 智能控制及其范式研究第10-45页
 第一章 自然智能与人工智能第10-19页
   ·智能的含义第10-11页
   ·人工智能的提出及其发展历史第11-16页
   ·符号主义还是联接主义第16-17页
   ·智能系统的研究方向第17-19页
 第二章 智能控制的范式探讨第19-32页
   ·智能控制的提出第19-22页
   ·智能控制的分类第22-24页
   ·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范式第24-32页
 第三章 智能系统的学习模式第32-44页
   ·引言第32页
   ·生物系统的学习模式第32-34页
   ·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方法第34-44页
 附1-1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二篇 模糊控制及建模研究第45-145页
 第一章 模糊集与模糊控制概述第45-57页
   ·模糊集的特点及有关争论第45-50页
   ·模糊控制发展简述第50-55页
   ·模糊系统在智能系统中的作用第55-56页
   ·模糊系统的软硬件实现第56-57页
 第二章 基本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型策略研究第57-79页
   ·基本模糊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方法第57-63页
   ·采用进化算法的比例因子优化第63-68页
   ·弹性结构的模糊控制器及其实现第68-75页
   ·一种模糊控制器的综合方法第75-79页
 第三章 模糊控制的自组织和自学习研究第79-106页
   ·引言第79页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自组织第79-84页
   ·基于梯度法的模糊规则参数学习第84-90页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规则参数优化第90-99页
   ·模糊控制器结构与参数的统一设计第99-106页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模糊建模与控制第106-126页
   ·神经模糊系统第106-107页
   ·混合Pi-sigma神经网络及其学习算法第107-115页
   ·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模糊建模第115-118页
   ·机器人动态系统的神经模糊控制第118-126页
 第五章 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线性化及控制第126-142页
   ·引言第126页
   ·模糊线性化的提出及其实现方法第126-130页
   ·模糊线性子系统的辨识第130-134页
   ·最优调节器设计第134-136页
   ·稳定性分析第136-140页
   ·仿真结果第140-142页
 附2—1 参考文献第142-145页
第三篇 神经网络控制与建模第145-183页
 第一章 神经控制发展简述第145-150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特点第145页
   ·神经控制研究现状第145-148页
   ·神经网络控制的若干问题与研究方向第148-150页
 第二章 神经网络的结构优化及新型算法研究第150-165页
   ·神经网络的结构分析第150-155页
   ·前馈网络的新型算法研究第155-158页
   ·结合模糊逻辑的多变量系统学习方法第158-165页
 第三章 非线性系统神经自适应控制及其稳定性分析第165-173页
   ·引言第165页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神经自适应控制——结构及算法第165-168页
   ·稳定性分析第168-171页
   ·机器人神经自适应控制仿真第171-173页
 第四章 基于动态神经网络的建模与控制第173-180页
   ·引言第173页
   ·一种动态神经网络的模型及学习算法第173-176页
   ·动态网络用于机器人建模第176-177页
   ·基于动态网络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第177-180页
 附3—1 参考文献第180-183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第183-184页
结束语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巯甲丙脯酸对犬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战斗减员率的多因素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