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模型分析法 | 第15页 |
·调查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内涵界定 | 第16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模型 | 第16页 |
·完善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发展的观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内涵与评价 | 第17-23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 | 第17页 |
·选人用人公信力与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关系 | 第17-18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模型与要素 | 第18-23页 |
·导向力 | 第18-19页 |
·民主力 | 第19页 |
·规制力 | 第19-20页 |
·开放力 | 第20页 |
·战斗力 | 第20-21页 |
·群众满意度 | 第21-23页 |
第3章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3-29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选人用人导向出现偏差 | 第24页 |
·选人用人民主质量不够高 | 第24-25页 |
·选人用人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 第25页 |
·选人用人公开化程度比较低 | 第25页 |
·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依然存在 | 第25-26页 |
·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问题的成因 | 第26-29页 |
·用人者将公权化为私权 | 第26页 |
·用人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 | 第26-27页 |
·被任用者素质的动态变化 | 第27页 |
·公众关注度和期望值增加 | 第27-28页 |
·社会环境引导不力 | 第28-29页 |
第4章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力建设 | 第29-40页 |
·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发展 | 第29-31页 |
·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意愿相统一 | 第29-30页 |
·坚持干部的个人发展与领导班子配备的整体需求相统一 | 第30页 |
·坚持对干部综合表现的组织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统一 | 第30页 |
·坚持人才资源内部整合与外部获取相统一 | 第30-31页 |
·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提升导向力 | 第31-33页 |
·坚持德才兼备、品绩俱佳的导向 | 第31-32页 |
·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导向 | 第32页 |
·坚持崇尚实干、重视基层的导向 | 第32页 |
·坚持实践民主、群众公认的导向 | 第32-33页 |
·扩大选人用人民主,提升民主力 | 第33-34页 |
·规范干部初始提名 | 第33页 |
·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 | 第33-34页 |
·逐步实行差额选人用人 | 第34页 |
·推进竞争性选人用人步伐 | 第34页 |
·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提升规制力 | 第34-36页 |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 第34-35页 |
·建立健全能上能下机制 | 第35页 |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 第35-36页 |
·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 第36页 |
·推进选人用人公开透明,提升开放力 | 第36-38页 |
·提高选人用人信息公开意识 | 第36-37页 |
·扩大选人用人信息公开内容 | 第37页 |
·改进选人用人信息公开方式 | 第37-38页 |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提升战斗力 | 第38-40页 |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 | 第38页 |
·严肃查处选人用人违规违纪行为 | 第38-39页 |
·建立选人用人舆情快速应对机制 | 第39页 |
·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 第39-4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