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5页 |
·我国质检机构现状概述 | 第10-11页 |
·我国质检机构目前的职责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第11-12页 |
·我国质检机构改革的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页 |
·核心概念辨析 | 第15-17页 |
·质量检验相关概念 | 第15页 |
·质检机构 | 第15-16页 |
·产品质量管制 | 第16页 |
·公共产品 | 第16页 |
·市场化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0页 |
·质检机构作用及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改革方向和路径的观点比较 | 第18-19页 |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 质检机构市场化的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可行性 | 第20-23页 |
·物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及提供机制 | 第20-21页 |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质检机构市场化的可行性 | 第23-26页 |
·质量检验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 | 第23-24页 |
·质检服务可以进行市场化 | 第24-26页 |
3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个案分析 | 第26-34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简介 | 第26-27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发展的产业环境 | 第27-28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面临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 第28-29页 |
·国内检验检测市场逐步市场化,竞争加剧 | 第29-30页 |
·全国各级质监系统按行政区域来分割质检市场 | 第30页 |
·省内珠宝质检机构重复建设严重,存在恶性竞争,发展后劲不足 | 第30-31页 |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制约扩张发展,职工队伍不稳定 | 第31-32页 |
·市场意识不够,质检品牌没有树立起来 | 第32-33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个案研究对全国质检机构的意义 | 第33-34页 |
4 国内外质检机构发展分析 | 第34-39页 |
·国外质检机构设置对我们的启示 | 第34-36页 |
·国外质检机构体制分析及现状 | 第34-35页 |
·国外质检机构设置对我们的启示 | 第35-36页 |
·浙江省质检机构的改革探索 | 第36-39页 |
·浙江省质检技术机构的市场化改革 | 第36-37页 |
·浙江省质检机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 第37-39页 |
5 我国质检机构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39-48页 |
·改革质检技术机构管理体制 | 第39-41页 |
·改变政府质量管理部门与质检机构的关系 | 第39-40页 |
·质量监管部门通过采购质量信息来保障对质量的监控 | 第40-41页 |
·质检机构要分类改革 | 第41-42页 |
·社会公共需要的质检机构强化公益性质 | 第41-42页 |
·质检机构改革主要方向是市场化 | 第42页 |
·质检机构市场化对策措施 | 第42-46页 |
·坚持走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 | 第42-43页 |
·培育竞争市场 | 第43页 |
·集团化发展 | 第43-44页 |
·扶持民营中介机构参与共同发展 | 第44页 |
·提高国有质检机构竞争能力 | 第44-45页 |
·协调检验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45页 |
·加快质检机构的去行政化 | 第45页 |
·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 | 第45-46页 |
·市场化不等于民营化 | 第46-48页 |
6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改革对策建议 | 第48-55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改革分析及展望 | 第48-50页 |
·科学分类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 第48-49页 |
·政府要做质检机构改革的第一推手 | 第49页 |
·质检机构要依据质检发展的科学规律,推动市场化 | 第49-50页 |
·云南省G质检研究院的市场化对策和措施 | 第50-55页 |
·集团化运作——整合资源,组建全省性珠宝质检集团 | 第50-52页 |
·市场化经营——机制灵活,树立云南珠宝质检品牌 | 第52-53页 |
·多元化拓展——拓展领域,利用自身优势挖掘服务功能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