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理论概述 | 第10-16页 |
(一)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主要措施 | 第12-16页 |
1.预防性反收购措施 | 第12-14页 |
2.反击性反收购措施 | 第14-16页 |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毒丸"之实证研究 | 第16-22页 |
(一) "毒丸"之形态概述 | 第17-20页 |
(二) "毒丸"之价值分析 | 第20-22页 |
三、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毒丸"之法律规制比较研究 | 第22-28页 |
(一) 美国对"毒丸"的规制 | 第22-24页 |
1.Moran案与Unocal案 | 第22-24页 |
2.Unitrin案 | 第24页 |
(二) 英国、欧盟与德国对"毒丸"的规制 | 第24-26页 |
1.英国对"毒丸"反收购措施的规制 | 第24-25页 |
2.欧盟对"毒丸"反收购措施的规制 | 第25页 |
3.德国对"毒丸"反收购措施的法律规制 | 第25-26页 |
(三) 两种法律规制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我国模式的选择 | 第26-28页 |
四、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毒丸"在中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对"毒丸"的否定说 | 第28-29页 |
(二) 对"毒丸"的部分肯定说 | 第29-30页 |
(三) 笔者的观点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后记 | 第37-38页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38-39页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