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来源、产生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来源和产生背景 | 第10-11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CCD 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2页 |
·CCD 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CCD 的应用技术 | 第12页 |
·自动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现状及发展 | 第12-14页 |
·本论文所要进行的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的方案设计 | 第15-17页 |
·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的模拟图 | 第15页 |
·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的系统框图 | 第15-16页 |
·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6页 |
·基于面阵CCD 的运动目标的识别与跟踪系统设计 | 第16页 |
·硬件系统设计 | 第16页 |
·软件系统设计 | 第16页 |
·本章小节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图像采集部分原理 | 第17-32页 |
·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7-23页 |
·电荷存储 | 第17-19页 |
·电荷耦合 | 第19-20页 |
·电荷的注入(输入方式) | 第20-21页 |
·电荷的检测(输出方式) | 第21-23页 |
·CCD 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第23-24页 |
·CCD 与 CMOS 图像传感器的比较 | 第24-25页 |
·面阵CCD 与线阵 CCD | 第25-28页 |
·CCD 相机的硬件结构及工作过程 | 第28-29页 |
·CCD 相机的硬件结构 | 第28-29页 |
·CCD 相机的工作流程 | 第29页 |
·CCD 的基本特征参数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运动目标的图像识别 | 第32-42页 |
·图像的预处理 | 第32-36页 |
·邻域均值滤波 | 第32-33页 |
·中值滤波 | 第33-34页 |
·邻域均值滤波与中值滤波比较 | 第34-35页 |
·中值滤波的改进算法 | 第35-36页 |
·图像分割 | 第36-38页 |
·阈值分割方法 | 第37-38页 |
·边缘检测定位法 | 第38页 |
·目标识别 | 第38-41页 |
·互相关法 | 第38-39页 |
·质心跟踪法 | 第39-40页 |
·帧差法 | 第40-41页 |
·坐标的转换 | 第41页 |
·本章小节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跟踪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2-49页 |
·元件的选择 | 第42-45页 |
·单片机选择 | 第42-44页 |
·RS-232 标准串口通信及接口芯片选择及电路设计 | 第44-45页 |
·步进电机的原理及驱动接口设计 | 第45-48页 |
·步进电机的概述 | 第45页 |
·步进电机的励磁方式 | 第45-47页 |
·步进电机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 第47-48页 |
·单片机系统电路设计 | 第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9页 |
·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 第49-51页 |
·Visual C++ 6.0 的简介及特点 | 第49-50页 |
·图象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50-51页 |
·软件实现的主要流程 | 第51页 |
·图像采集模块 | 第51-53页 |
·图像采集函数说明 | 第52-53页 |
·图像处理模块 | 第53-54页 |
·图像处理的函数说明 | 第53-54页 |
·图像通信模块 | 第54-62页 |
·使用ActiveX 控件 | 第55页 |
·使用32 位API 函数进行通信 | 第55-59页 |
·程序实现过程 | 第59-62页 |
·程序的可视化界面 | 第62页 |
·单片机控制部分软件设计 | 第62-68页 |
·开发使用的语言 | 第62-63页 |
·集成开发的环境 | 第63页 |
·下载工具 | 第63-65页 |
·单片机控制程序流程图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目标自动识别与跟踪实验 | 第69-76页 |
·面阵CCD 摄像机的标定 | 第69-70页 |
·步进电机的控制 | 第70-71页 |
·硬件的调试 | 第71-72页 |
·跟踪实验设备组成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详细摘要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