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3页
     ·中国第12-19页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过程第13-15页
       ·有关董事长、总经理两职问题的研究第15-17页
       ·有关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研究第17-19页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9-23页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演进第19-21页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第21-23页
       ·美国的实践第23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3-25页
     ·研究思路第23-25页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25页
   ·研究内容及目标第25-27页
     ·研究内容第25页
     ·研究目标第25-26页
     ·创新之处第26-27页
第2章 公司治理及其理论基础第27-34页
   ·公司治理理论第27-31页
     ·古典管家理论第27-28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8页
     ·现代管家理论第28-29页
     ·相关利益者理论第29页
     ·气质理论第29-30页
     ·生命周期理论第30-31页
   ·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法定代表人权责定位第31-34页
     ·董事长的权责定位第31-32页
     ·总经理的权责定位第32页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权责定位第32-34页
第3章 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设计第34-72页
   ·结构设计第34-36页
   ·结构评价第36-59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三职合一(一人组)第36-39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三职中任两职由一人兼(二人组)第39-55页
       ·董事长兼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第40-44页
       ·总经理兼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设第44-52页
       ·董事长兼总经理,董事长、公司法定代表人两职分设第52-55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三职分设(三人组)第55-59页
       ·结构简介第55-56页
       ·三职分离情况下结构分析第56-59页
   ·结构适用性分析第59-61页
   ·人员选聘标准分析第61-67页
     ·人员选聘标准——基于气质理论第61-64页
     ·人员选聘标准——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第64-67页
   ·推荐的十种结构模式评析第67-72页
第4章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第72-87页
   ·假设的提出第73-74页
   ·检验模型的构建及变量定义第74-76页
     ·检验模型第74-75页
     ·变量定义及指标选取第75-76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76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6-85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三职状态)的描述性统计第76-82页
     ·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82-85页
   ·小结第85-87页
第5章 结论第87-92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配置是国企改革的核心第87-88页
   ·十种可行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模式第88-89页
   ·控股能力、国有控股能力以及企业规模对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配置有显著影响第89页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宜选择不同的结构模式第89-90页
   ·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人员选聘应考虑到个人气质、行业背景和知识结构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等因素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致谢第95-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7页
附录:实证数据第97-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沪市A股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效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实物期权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