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2章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 第18-20页 |
·劳动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25页 |
·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第21-23页 |
·人力资本产权及其特征 | 第23-25页 |
第3章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 第25-32页 |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 第25-29页 |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 | 第25-26页 |
·改革开放后对收益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探索 | 第26-27页 |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27-29页 |
·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要求 | 第29-32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 第29-30页 |
·企业所有人力资本均参与剩余分配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形式、原则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9页 |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形式 | 第32-33页 |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原则 | 第33-35页 |
·贡献原则 | 第33-34页 |
·效率与公平原则 | 第34-35页 |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人力资本的层次 | 第35-37页 |
·企业所在行业的性质 | 第37-39页 |
第5章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量化模型 | 第39-51页 |
·总体思路 | 第39-40页 |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利润的共同分配 | 第40-43页 |
·分配的基础——经济增加值 | 第40-41页 |
·群体人力资本贡献率测算 | 第41-43页 |
·人力资本参与内部收入分配的计量模型 | 第43-51页 |
·依据平衡记分卡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 第43-45页 |
·部门群体人力资本贡献计量模型 | 第45-48页 |
·个体人力资本贡献价值计量模型 | 第48-51页 |
第6章 人力资本贡献计量的案例分析 | 第51-61页 |
·绩效指标的建立 | 第51-54页 |
·部门群体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度量 | 第54-57页 |
·部门贡献权数的确定 | 第54-56页 |
·部门绩效系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个体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度量 | 第57-61页 |
·岗位贡献权数的确定 | 第57-58页 |
·个人绩效系数的确定 | 第58-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