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认知论文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价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第12-38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和已有研究回顾第13-36页
   ·压力和初中生的压力研究第13-23页
   ·心理一致感及研究回顾第23-27页
   ·内隐态度及研究回顾第27-36页
 3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第36-38页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第38-74页
 研究一 初中生的心理一致感测查第38-43页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38页
  2 研究方法第38-39页
   ·被试选择第38页
   ·研究工具及程序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水平的年级差异比较第40页
   ·初中生心理一致感水平的性别差异比较第40页
   ·高、低心理一致感被试的筛选第40-42页
  4 讨论第42页
  5 结论第42-43页
 研究二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解释偏向研究第43-49页
  1 引言第43-44页
  2 研究方法第44-46页
   ·被试第44页
   ·实验材料第44页
   ·实验程序第44-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47页
   ·解释偏向的年级和性别差异第46-47页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被试的解释偏向差异分析第47页
  4 讨论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研究三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事件的态度存在性研究第49-63页
  1 引言第49-51页
  2 研究方法第51-53页
   ·实验设计第51页
   ·被试第51页
   ·实验材料第51-52页
   ·实验程序第52-53页
   ·实验数据整理第5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3-58页
   ·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态度存在性检验第53-55页
   ·内隐态度激活的验证第55-56页
   ·不同年级和性别初中生的态度差异比较第56-58页
  4 讨论第58-62页
  5 结论第62-63页
 研究四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应对能力的内隐自我觉知研究第63-74页
  1 引言第63-66页
  2 研究方法第66-67页
   ·被试第66页
   ·研究材料和工具第66-67页
   ·施测程序及数据处理第6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初中生对信号类别词感受性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和性别、年级差异分析第67-68页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的信号类别词的感受性指标分析第68-69页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的应对能力内隐觉知比较与分析第69-70页
   ·心理一致感对应对能力的内隐自我觉知的预测第70-71页
  4 讨论第71-73页
  5 结论第73-74页
第三部分 总讨论第74-78页
 1 关于初中生对压力事件的态度激活实验与双重态度模型第74-75页
 2 有关心理一致感与应对能力的内隐自我觉知的关系第75-76页
 3 初中生的心理一致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与内隐自我应对能力觉知之间的相互关系第76-78页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第78-83页
 1 总结论第78页
 2 研究不足与几点反思第78-80页
   ·关于研究材料和工具第78-79页
   ·关于研究取样第79页
   ·关于内隐研究方法第79-80页
 3 研究展望和实践意义第80-83页
   ·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心理一致感和压力评价关系的研究第80-81页
   ·本研究对中学生压力应对教育的启示第81-83页
附录第83-89页
参考文献第89-95页
后记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同伴地位小学生对同伴冲突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
下一篇: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第三版(TONI-3)的试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