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研究--筑波大学、同济大学本科课程之比较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6页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9-14页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的相关问题第16-24页
   ·工业设计的专业特点第16-19页
   ·工业设计教育的特点第19-20页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中对“适应”的理解第20-24页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对企业要求的“适应”第20-22页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对经济要求的“适应”第22页
     ·工业设计适应性教学对社会要求的“适应”第22-24页
第3章 筑波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特点分析第24-39页
   ·工业设计教学在日本的发展第24-26页
   ·筑波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特色第26-29页
     ·筑波大学教学体系第26-28页
     ·工业设计在筑波大学的建立与发展第28-29页
   ·筑波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的培养计划第29-39页
     ·课程设置第29-37页
     ·培养目标第37-39页
第4章 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特点分析第39-49页
   ·工业设计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第39-41页
   ·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特色第41-43页
     ·同济大学第41页
     ·工业设计在同济大学的建立与发展第41-43页
   ·同济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的培养计划第43-49页
     ·课程设置第43-48页
     ·培养目标第48-49页
第5章 两校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的比较第49-55页
   ·生源的不同第51页
   ·基础课的差异第51-52页
   ·实践课的差异第52页
   ·设计课题训练内涵差异性第52-53页
   ·教师的要求和背景差异第53-55页
第6章 对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教学的启示第55-68页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第55-65页
     ·武汉理工大工业设计课程设置第56-64页
     ·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培养目标第64-65页
   ·明确工业设计在本校的发展目标第65-66页
   ·丰富工业设计的教学手段第66-68页
第7章 结语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择优取向钛酸锶钡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γ-AlON透明陶瓷粉末制备及其密实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