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22页 |
·汉江中游基本情况 | 第11-13页 |
·汉江鱼类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鱼类繁殖生物学与早期发育 | 第16-20页 |
·性腺发育 | 第17页 |
·繁殖力 | 第17-18页 |
·鱼类的产卵类型 | 第18-19页 |
·鱼类产卵场和产卵条件 | 第19-20页 |
·鱼类的早期发育 | 第20-21页 |
·汉江中游银鮈繁殖生物学和早期发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样本采集的时间与地点 | 第22-23页 |
·取样方法 | 第23-24页 |
·受精卵和仔鱼的采集 | 第23-24页 |
·繁殖个体的采集 | 第24页 |
·水体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4页 |
·样本和数据的处理 | 第24-26页 |
·受精卵的处理 | 第24页 |
·受精卵及其相关数据的处理 | 第24-25页 |
·繁殖个体的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5页 |
·各采样点的定位和环境特征 | 第26-27页 |
·资源现状与繁殖群体组成 | 第27-29页 |
·资源现状 | 第27页 |
·繁殖群体组成与繁殖季节 | 第27-28页 |
·繁殖群体的组成变化 | 第28-29页 |
·副性征 | 第29页 |
·初次性成熟大小 | 第29页 |
·性腺的发育与分期 | 第29-31页 |
·卵巢发育和分期 | 第29-30页 |
·精巢发育与分期 | 第30-31页 |
·性腺的周年变化和产卵类型 | 第31页 |
·怀卵量 | 第31-32页 |
·卵的特性 | 第32页 |
·汉江中游的产卵场分布 | 第32页 |
·产卵规模与繁殖群体规模 | 第32-33页 |
·产卵条件 | 第33-37页 |
·早期发育 | 第37-45页 |
·胚胎发育阶段 | 第44页 |
·前期(卵黄囊期)仔鱼阶段 | 第44页 |
·后期仔鱼阶段 | 第44-45页 |
·稚鱼阶段 | 第45页 |
·胚胎发育时间 | 第45页 |
4 讨论 | 第45-49页 |
·性腺发育和繁殖力 | 第45-46页 |
·产卵条件和产卵场分布 | 第46-47页 |
·卵的性状 | 第47页 |
·胚胎发育 | 第47-49页 |
·胚前发育与家鱼的区别 | 第47-48页 |
·胚后发育与家鱼的区别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