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东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 ·温室效应及其作用 | 第8页 |
|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 第8-9页 |
|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0页 |
|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和汇的概念 | 第10页 |
| ·全球碳库及碳循环 | 第10-14页 |
| ·我国陆地碳循环过程与碳平衡研究 | 第14-15页 |
| ·碳循环研究工作现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展望 | 第15-17页 |
| ·碳循环研究工作现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碳循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16-17页 |
| 2. 引言 | 第17-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 ·郑东新区概况 | 第18-19页 |
|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第18页 |
| ·气侯 | 第18页 |
| ·水资源 | 第18-19页 |
| ·土壤条件和植被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典型生态系统选择 | 第21页 |
| ·碳密度的测定 | 第21页 |
| ·碳收支测定 | 第21页 |
| ·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 ·碳储量的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 ·碳收支的计算方法 | 第22-25页 |
| ·建成区园林植被碳通量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 ·土壤有机碳收支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 ·凋落物碳库的计算方法 | 第24页 |
| ·农产品输出的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40页 |
| ·不同植被类型面积的确定 | 第25-28页 |
| ·各碳库碳储量 | 第28-31页 |
| ·植被活体碳含量 | 第28-30页 |
| ·各碳库碳储量 | 第30-31页 |
| ·各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 | 第30页 |
| ·土壤碳库碳储量 | 第30-31页 |
| ·主要生态系统碳通量 | 第31-38页 |
| ·农田生态系统 | 第31-34页 |
| ·玉米生态系统 | 第31-33页 |
| ·水稻生态系统 | 第33-34页 |
| ·林地生态系统 | 第34-38页 |
| ·杨树生态系统 | 第34-36页 |
| ·柳树生态系统 | 第36-38页 |
| ·植被碳通量 | 第38-39页 |
| ·建成区绿地碳通量 | 第38-39页 |
| ·郊区农林生态系统的碳通量 | 第39页 |
| ·郊区林地的固碳能力 | 第39页 |
| ·郊区农田碳收支 | 第39页 |
| ·郑州东区碳循环流程和流量 | 第39-40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 ·结论 | 第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Abstract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