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文章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股权激励概述 | 第17-21页 |
·股权激励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激励理论 | 第19页 |
·权变理论 | 第19页 |
·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 | 第19-21页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1-27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 第21-22页 |
·具有高成长性和高附加价值 | 第21-22页 |
·成长中伴随高风险 | 第22页 |
·对技术和技术人才依赖性强 | 第22页 |
·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性强 | 第22页 |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创新薪酬体系的需要 | 第22-23页 |
·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需要 | 第23页 |
·激发创新积极性的需要 | 第23-24页 |
·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可行性 | 第24-27页 |
·我国产业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 第24-25页 |
·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适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 第25页 |
·美国硅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 | 第25页 |
·观念的改变 | 第25-26页 |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法规政策已基本完善 | 第26-27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 | 第27-35页 |
·确定股权激励的对象及时间 | 第27-29页 |
·确定股权激励的对象 | 第27-28页 |
·确定股权激励的时间安排 | 第28-29页 |
·确定激励数量及价格 | 第29-30页 |
·确定股权数量 | 第29页 |
·确定行权价格 | 第29-30页 |
·确定激励模式 | 第30-32页 |
·股票期权 | 第30-31页 |
·限制性股票 | 第31页 |
·股票增值权 | 第31-32页 |
·确定股权及资金来源 | 第32页 |
·确定股票来源 | 第32页 |
·确定资金来源 | 第32页 |
·确定行权条件 | 第32-35页 |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的现状 | 第32-33页 |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设计 | 第33-35页 |
第5章 综合案例分析——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300168的股权激励 | 第35-41页 |
·公司简介 | 第35-36页 |
·方案设计 | 第36-39页 |
·方案介绍 | 第36-37页 |
·案例评析 | 第37-39页 |
·案例启示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本文的基本结论 | 第41页 |
·本文的局限性 | 第41-42页 |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