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元代浙江古体诗用韵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3页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6-7页
 第二节 研究材料、研究方法和步骤第7-12页
 第三节 术语的界定第12-13页
第二章 元代浙江诗人古体诗韵部系统第13-42页
 第一节 阴声韵第13-25页
  一、歌戈部第13-14页
  二、麻佳部第14-17页
  三、皆咍部第17-18页
  四、支微部第18-21页
  五、鱼模部第21-22页
  六、尤侯部第22-24页
  七、萧豪部第24-25页
 第二节 阳声韵第25-37页
  一、侵寻部第25-26页
  二、真文部第26-28页
  三、庚蒸部第28-30页
  四、覃盐部第30-32页
  五、寒先部第32-35页
  六、江阳部第35-36页
  七、东钟部第36-37页
 第三节 入声韵第37-42页
  一、屋烛部第37-38页
  二、药铎部第38-39页
  三、月薛部第39-41页
  四、德质部第41-42页
第三章 元代浙江诗韵异部通押问题及若干元代语音问题的讨论第42-65页
 第一节 阴声部第42-51页
  一、鱼模部和支微部第42-44页
  二、鱼模部与歌戈部第44页
  三、鱼模部与尤侯部第44-46页
  四、鱼模部与麻佳部第46-47页
  五、支微部与歌戈部第47页
  六、支微部与尤侯部第47页
  七、支微部与皆咍部第47-49页
  八、麻佳部与皆咍部第49-50页
  九、麻佳部与歌戈部第50-51页
  十、尤侯部与萧豪部第51页
  十一、歌戈部与皆咍部第51页
 第二节 阳声部第51-58页
  一、[-m]韵尾与[-n]、[-?]通押第51-54页
   (一) 寒先部与覃盐部第51-52页
   (二) 寒先部与侵寻部第52页
   (三) 真文部与侵寻部第52-53页
   (四) 侵寻部与庚蒸部第53页
   (五) 真文部、庚蒸部与侵寻部第53-54页
  二、其它阳声韵部通押的情况第54-58页
   (一) 侵寻部与覃盐部第54页
   (二) 寒先部与真文部第54-55页
   (三) 江阳部与庚蒸部第55-56页
   (四) 江阳部与东钟部第56页
   (五) 东钟部、庚蒸部与江阳部第56-57页
   (六) 真文部与庚蒸部第57页
   (七) 真文部与东钟部第57页
   (八) 江阳部与寒先部第57-58页
 第三节 入声部第58-61页
  一、屋烛部与德质部第58页
  二、屋烛部与药铎部第58-59页
  三、药铎部与德质部第59页
  四、药铎部与月薛部第59页
  五、德质部与月薛部第59-60页
  六、德质部、药铎部与月薛部第60页
  七、德质部、月薛部与屋烛部第60-61页
 第四节 阴声部与入声部相押第61-62页
  一、入声字与支微部相押第61页
  二、入声字与鱼模部相押第61-62页
 第五节 声调问题第62-65页
  一、全浊上声第62-64页
  二、平声与上去相押第64-65页
第四章 结语第65-66页
注释第66-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行吟者刘亮程
下一篇:柳永的个性心理与其创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