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9-14页 |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9-12页 |
·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 第9-10页 |
·关于活动的理论 | 第10-11页 |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 第11-12页 |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第12页 |
·维果茨基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 第12-14页 |
2. 认知发展理论的当代发展 | 第14-23页 |
·列昂捷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 | 第14-18页 |
·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 第14-15页 |
·关于活动的理论 | 第15-16页 |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 第16页 |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17页 |
·列昂捷夫对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 第18-22页 |
·关于心理起源与心理发展的理论 | 第18页 |
·关于活动的理论 | 第18-19页 |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理论 | 第19-20页 |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第20-21页 |
·达维多夫对认知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认知发展理论当代发展的特点 | 第22-23页 |
3.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 第23-28页 |
·认知发展理论的综合教育观 | 第23-24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第24-25页 |
·“教学最佳期”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第25页 |
·“活动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第25-26页 |
·“发展性教学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 第26-28页 |
4. 基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知发展理论的现代教学模式 | 第28-30页 |
·支架式教学 | 第28页 |
·合作式教学 | 第28-29页 |
·交互式教学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