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 ·急倾斜煤层开采数值模拟 | 第11-13页 |
| ·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预计 | 第13-16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乌鲁木齐矿区地质与采煤条件 | 第18-23页 |
| ·矿区概况 | 第18页 |
| ·地貌与气候 | 第18-20页 |
| ·地层与岩性 | 第20页 |
| ·地质构造 | 第20-21页 |
| ·水文地质 | 第21页 |
| ·煤层与煤质 | 第21-23页 |
| ·煤层 | 第22页 |
| ·煤质 | 第22-23页 |
| 3 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煤层地表沉陷数值模拟研究 | 第23-44页 |
| ·ANSYS 程序简介 | 第23-24页 |
| ·数值模拟主要内容 | 第24页 |
| ·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煤层开采数值模拟设计 | 第24-26页 |
| ·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5页 |
|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 第25页 |
| ·开采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 ·模拟结果处理方法 | 第26页 |
| ·铁厂沟煤矿开采数值模拟 | 第26-31页 |
| ·地质背景概况 | 第26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 ·六道湾煤矿开采数值模拟 | 第31-37页 |
| ·地质背景概况 | 第31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1-32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7页 |
| ·碱沟煤矿开采数值模拟 | 第37-42页 |
| ·地质背景概况 | 第37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4 急倾斜煤层开采沉陷预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第44-70页 |
| ·急倾斜煤层采煤沉陷预计方法 | 第44-51页 |
| ·矢量预计法 | 第44-49页 |
| ·皮尔森III 型公式法 | 第49-51页 |
| ·开发语言的选择 | 第51-54页 |
| ·VB 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 第51-53页 |
| ·VB 可视化编程的特点 | 第53-54页 |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54-55页 |
|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55-65页 |
| ·系统参数输入 | 第57-58页 |
| ·地表移动变形曲线模拟 | 第58-60页 |
| ·预计数据输出 | 第60-62页 |
| ·地表移动变形动态模拟 | 第62-65页 |
| ·应用实例 | 第65-70页 |
| ·应用实例一 | 第65-68页 |
| ·应用实例二 | 第68-70页 |
| 5 结论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