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体验的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研究--以陕西党家村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体验经济时代到来 | 第11-12页 |
·古村落旅游兴起 | 第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实地观察法 | 第14-15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研究 | 第17-37页 |
·旅游体验文献综述 | 第17-28页 |
·旅游体验的涵义 | 第17-18页 |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第18-22页 |
·游客体验质量评价 | 第22-23页 |
·国外旅游体验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国内旅游体验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文献综述 | 第28-37页 |
·我国古村落研究概述 | 第28-29页 |
·古村落的概念 | 第29页 |
·我国古村落的特点 | 第29-30页 |
·古村落旅游景观的构成 | 第30-34页 |
·我国古村落旅游景观展示现状 | 第34-37页 |
第3章 党家村旅游景观构成和展示现状分析 | 第37-47页 |
·党家村概况 | 第37-38页 |
·党家村的地理位置 | 第37-38页 |
·历史沿革 | 第38页 |
·党家村旅游景观构成 | 第38-44页 |
·党家村生态景观 | 第38-40页 |
·党家村物态景观 | 第40-42页 |
·党家村文态景观 | 第42-43页 |
·党家村情态景观 | 第43-44页 |
·党家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44-47页 |
·党家村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44页 |
·党家村旅游景观展示现状 | 第44页 |
·党家村旅游景观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第4章 党家村体验旅游景观展示评价研究 | 第47-63页 |
·研究设计 | 第47-48页 |
·问卷调查目的 | 第47页 |
·调查问卷内容的构成 | 第47页 |
·调查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47-48页 |
·问卷调查的有效性控制 | 第48页 |
·样本概况和效度、信度分析 | 第48-52页 |
·问卷回收和样本概况 | 第48-49页 |
·调查数据的效度检验 | 第49-51页 |
·调查数据的信度分析 | 第51-52页 |
·游客到党家村的旅游动机分析 | 第52页 |
·游客对党家村旅游景观的体验质量评价 | 第52-58页 |
·重要性与实际表现的差异性分析 | 第52-54页 |
·重要性与实际表现差异程度分析 | 第54-55页 |
·IPA方格图分析 | 第55-58页 |
·游客体验质量总体评价和后续行为分析 | 第58-60页 |
·游客体验质量总体评价 | 第58-59页 |
·游客体验质量和后续行为分析 | 第59-60页 |
·游客属性和旅游体验质量相关分析 | 第60-63页 |
·游客受教育程度与旅游体验质量的关系 | 第60-61页 |
·游客旅游动机与旅游体验质量的关系 | 第61-62页 |
·游客其他属性与旅游体验质量的关系 | 第62-63页 |
第5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第63-69页 |
·结论 | 第63页 |
·党家村体验旅游景观展示对策及推广应用 | 第63-67页 |
·开发丰富的展示内容,设计合理的展示方式 | 第64-65页 |
·科学规划古村落体验旅游景观布局 | 第65-66页 |
·合理安排古村落旅游景观开发时序 | 第66页 |
·完善古村落旅游景观解说系统 | 第66-67页 |
·建设与古村落环境协调的旅游配套设施 | 第67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67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