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其发展综述 | 第12-24页 |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2-13页 |
| ·人力资源 | 第12页 |
| ·人力资源管理 | 第12-13页 |
| ·辅导员的性质 | 第13页 |
| ·我国的辅导员管理制度 | 第13-16页 |
| ·辅导员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 第13-14页 |
| ·辅导员的职责 | 第14-15页 |
| ·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 | 第15页 |
| ·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 | 第15-16页 |
| ·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 | 第16页 |
| ·国外辅导员管理制度 | 第16-21页 |
|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状况 | 第16-18页 |
| ·美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状况分析 | 第18-21页 |
| ·外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队伍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4页 |
| ·要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准入制度,提高培训质量 | 第21-22页 |
| ·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工作激励与评价体系 | 第22页 |
| ·要借鉴外国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导力量 | 第22-23页 |
| ·要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建设 | 第23页 |
| ·要努力建设多元的队伍格局,进一步优化队伍层次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云南电大普专班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 第24-36页 |
| ·云南电大 | 第24页 |
| ·云南电大普专班特点 | 第24-25页 |
| ·关于云南电大辅导员队伍的问卷调查 | 第25-30页 |
| ·调查情况介绍 | 第25页 |
| ·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30页 |
| ·云南电大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 ·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职责定位不明确 | 第30页 |
| ·队伍结构不合理 | 第30-32页 |
| ·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 ·缺乏健全的绩效考评机制 | 第33-34页 |
| ·激励机制上存在的不足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云南电大普专班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重构 | 第36-53页 |
| ·辅导员管理机制 | 第36-40页 |
| ·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岗位职责 | 第36-38页 |
| ·建立规划的工作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 ·优化队伍结构 | 第39-40页 |
| ·辅导员选聘机制 | 第40-42页 |
| ·拓宽辅导员队伍来源 | 第40-41页 |
| ·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和程序 | 第41-42页 |
| ·辅导员培训机制 | 第42-45页 |
| ·人才培训机制 | 第42-43页 |
| ·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 第43页 |
| ·建立学习型辅导员团队 | 第43-45页 |
| ·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 | 第45-51页 |
| ·绩效考评体系的设计 | 第45-49页 |
| ·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 第49-51页 |
| ·辅导员发展机制 | 第51-53页 |
| ·福利待遇 | 第51页 |
| ·职称评定 | 第51页 |
| ·转岗分流 | 第51-53页 |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附录 A:云南电大辅导员队伍状况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