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概述 | 第10-16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研究背景及基本原理 | 第10-13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的特点 | 第13-16页 |
| ·SERS效应具有很大的增强因子 | 第13页 |
| ·SERS基底的制备 | 第13-15页 |
| ·许多分子都能产生SERS效应 | 第15-16页 |
|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应用现状 | 第16页 |
| ·自组装单层膜(SAMs)概述 | 第16-19页 |
| ·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原理 | 第16-17页 |
| ·分子自组装技术的优点 | 第17-18页 |
| ·分子自组装技术的发展展望 | 第18-19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第19-2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1页 |
| ·本文的创新性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电位对PySSPy-SAMs 在不同自组装体系中吸附结构影响的SERS 光谱研究 | 第22-49页 |
| ·引言 | 第22-24页 |
|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 ·试剂 | 第24页 |
| ·金溶胶的制备 | 第24-25页 |
| ·金溶胶的制备方法概述 | 第24页 |
| ·金溶胶的制备 | 第24-25页 |
| ·4,4′-二硫联吡啶在光滑金表面的自组装 | 第25-26页 |
| ·金表面的粗糙化及4,4′-二硫联吡啶单层膜的自组装 | 第26页 |
| ·Au NPs 有序组装体系和PySSPy SAMs 修饰光滑金电极体系的循环伏安稳定电位范围测试 | 第26页 |
| ·原位拉曼测试 | 第26-27页 |
| ·仪器及参数设置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48页 |
| ·金溶胶生成的原理解析 | 第27-28页 |
| ·金溶胶的表征 | 第28-29页 |
| ·裸金电极的循环伏安表征和拉曼光谱表征 | 第29-30页 |
| ·自制拉曼金电极粗糙化的研究 | 第30-32页 |
| ·自组装研究 | 第32-34页 |
| ·两种不同自组装体系的稳定电位范围研究和 SERS 光谱表征 | 第34-35页 |
| ·两种不同自组装体系的 SERS 光谱研究 | 第35-38页 |
| ·电位对两种自组装体系中 PySSPy SAMs 吸附结构影响的 SERS光谱研究 | 第38-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溶液酸碱性对金纳米粒子在端基功能化单分子膜表面组装影响的SERS光谱研究 | 第49-62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 ·金溶胶的制备及pH值的调节 | 第51页 |
| ·不同pH 值的Au NPs 有序组装体系的制备 | 第51-52页 |
| ·拉曼光谱测量 | 第5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 ·缓冲溶液的选择 | 第52页 |
| ·自组装过程研究和金纳米粒子的覆盖度表征 | 第52-54页 |
| ·SERS光谱研究 | 第54-59页 |
| ·Au NPs有序组装体系中PySSPy SAMs的表面pK_a 值SERS光谱滴定初探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四章 硝基咪唑硫嘌呤在金银电极上的吸附行为及 SERS 光谱研究 | 第62-81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实验部分 | 第63-64页 |
| ·实验试剂 | 第63页 |
| ·金、银电极的粗糙化与 AZA 分子的自组装 | 第63页 |
| ·原位拉曼测试 | 第63页 |
| ·仪器及参数设置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80页 |
| ·AZA 的构象分析 | 第64-65页 |
| ·AZA 固体的拉曼光谱表征 | 第65-67页 |
| ·AZA 在银电极上的 SERS 光谱研究 | 第67-72页 |
| ·AZA 在银电极上的 SERS 光谱表征 | 第67-68页 |
| ·AZA 在银电极上的吸附构型分析 | 第68-70页 |
| ·电极电位对 AZA 在银电极上的SERS 光谱影响研究 | 第70-72页 |
| ·AZA 在金电极上的 SERS 光谱研究 | 第72-80页 |
| ·AZA 在金电极上的 SERS 光谱表征 | 第72-74页 |
| ·AZA 在金电极上的吸附构型分析 | 第74-75页 |
| ·电极电位对 AZA 在金电极上的 SERS 谱峰影响研究 | 第75-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94页 |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