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革命传统教育论文

刘胡兰英雄形象的建构与解构--兼论以牺牲话语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缘起第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3页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13页
 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4-17页
第一章 烈火中的永生——刘胡兰英雄形象的社会建构第17-30页
 一、讲述神话的年代第17-20页
  (一) 两种关于英雄的神话第17-20页
  (二) 激情燃烧的岁月第20页
 二、讲述神话的方式第20-21页
  (一) 最高纲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20-21页
  (二) 最高纲领指导下的共同叙事第21页
 三、刘胡兰英雄形象的社会建构第21-30页
  (一) 各种建构途径第21-28页
  (二) 建构的逻辑第28-30页
第二章 英雄的牺牲和国家的诞生——以牺牲话语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兴起第30-42页
 一、各种牺牲话语第30-34页
  (一) 有关牺牲的故事和论述第30-32页
  (二) 牺牲的等级第32-34页
 二、英雄的牺牲与国家的诞生第34-39页
  (一) 灿烂的牺牲第34-38页
  (二) 国家的诞生第38-39页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话语第39-42页
  (一) 以学习英雄、牺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第39-40页
  (二) 各种纪念活动第40-42页
第三章 刘胡兰英雄形象的解构——国家的消亡和历史的终结第42-51页
 一、国家的消亡和历史的终结第42-45页
  (一) 全球化与国家性质的变化第42页
  (二) 历史的终结与英雄的解咒第42-45页
 二、刘胡兰英雄形象的解构第45-48页
  (一) 后现代中国对英雄神话的质疑第45-46页
  (二) 各种"后刘胡兰形象"第46-48页
 三、后英雄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第48-51页
  (一) 后现代中国语境下的传统英雄形象的解构第49页
  (二) 爱国主义教育何去何从?第49-51页
结语: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
下一篇:美国对法属北非的政策(194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