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1北京段公路绿化的温湿度调节及固碳释氧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8页 | 
| ·国内外生态效益的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 ·生态效益研究 | 第8-9页 | 
| ·当前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当前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固碳释氧研究 | 第11-12页 | 
| ·降温研究 | 第12页 | 
| ·增湿研究 | 第12-13页 | 
| ·生态服务价值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 ·北京市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 ·效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固碳释氧效益 | 第19页 | 
| ·降温增湿效应 | 第19页 | 
| ·固碳释氧及降温生态服务价值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30页 | 
| ·自然概况 | 第20-25页 | 
|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 第20-21页 | 
| ·气候资源 | 第21-22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22页 | 
| ·北京是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 ·北京市城市道路绿地系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试验布设 | 第25-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 ·净光合速率 | 第27页 | 
| ·叶面积指数 | 第27页 | 
| ·小气候观测 | 第27页 | 
| ·固碳释氧能力 | 第27页 | 
| ·生态服务价值量 | 第27页 | 
| ·计算方法 | 第27-30页 | 
| ·单株树种固碳释氧量 | 第27-29页 | 
| ·标准样地固碳释氧量 | 第29页 | 
| ·绿地吸收热量计算 | 第29-30页 | 
| 4 公路绿化植物的碳氧平衡效应研究 | 第30-42页 | 
|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 第30-32页 | 
| ·基本指标及叶面积指数 | 第32-34页 | 
| ·观测树的净光合速率变化 | 第34-37页 | 
| ·固碳释氧效应 | 第37-39页 | 
| ·植物的固碳放氧能力及分级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2页 | 
| 5 降温增湿效应的研究 | 第42-50页 | 
| ·公路不同绿化部位的温度变化 | 第42-45页 | 
| ·公路不同绿化部位的湿度变化 | 第45-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6 两个典型样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第50-54页 | 
| ·固碳释氧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第50-51页 | 
| ·降温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第51页 | 
| ·小结 | 第51-54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建议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个人简介 | 第62-64页 | 
| 导师简介 | 第64-66页 | 
| 成果清单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