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审计法论文

法律视角下的公司内部审计关系及制度安排研究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11页
 一、选题背景第7页
 二、研究意义第7-8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四、研究思路第9-10页
 五、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一章 内部审计的概念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1-14页
 第一节 内部审计的概念第11页
 第二节 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1-13页
  一、委托代理理论第11-12页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2-13页
 第三节 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审计基本法律关系的界定第14-19页
 第一节 审计主体的界定第14-15页
  一、关于审计主体的传统观点第14页
  二、基于法理学视角的审计主体第14-15页
 第二节 审计客体的界定第15-16页
  一、关于审计客体的传统观点第15-16页
  二、基于法理学视角的审计客体第16页
 第三节 审计机构的角色第16-17页
 第四节 公司审计法律关系的定义及其类型归属第17页
 第五节 小结第17-19页
第三章 公司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及其相关关系第19-36页
 第一节 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及组织分工第19-24页
  一、监事会第19页
  二、审计委员会第19-23页
  三、内部审计部门第23页
  四、监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的分工协调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重构第24-27页
 第三节 集团内母、子公司间的内部审计协调关系第27-28页
 第四节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第28-33页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第28-31页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第31页
  三、社会中介机构在审计中的角色第31-33页
 第五节 内部审计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第33-34页
 第六节 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6-42页
 第一节 我国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第36-41页
  一、《会计法》第36页
  二、《审计法》第36-37页
  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37页
  四、《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7-38页
  五、《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38页
  六、《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38-40页
  七、内部审计准则及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0-41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1页
  一、制度层次不高第41页
  二、存在制度空白区或模糊地带第41页
  三、有关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职责的规定需要进一步调整第41页
 第三节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关于完善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法律制度的建议第42-45页
 一、制定《内部审计法》,完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架构第42-43页
 二、充实和完善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内容第43-45页
结论第45-47页
 一、研究结论第45页
 二、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药用途发明专利新颖性审查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论信托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