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烟草病虫害论文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烟草抗TMV及pr-1基因时空表达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31页
 1 烟草花叶病第9-12页
   ·各区域发生烟草病害的种类第9-10页
     ·东北烟区第9页
     ·黄淮烟区第9-10页
     ·东南烟区第10页
     ·西南烟区第10页
   ·流行趋势第10-11页
   ·高发原因第11页
   ·病状识别第11-12页
   ·发病规律第12页
 2.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及诱导抗性第12-20页
   ·植物中的PRP及其功能第13-16页
     ·PRP的结构第13页
     ·PRP的性质第13-14页
     ·PRP的分类第14-15页
     ·PRP的分布第15-16页
     ·PRP的功能第16页
   ·PRP的基因结构及基因表达调控第16-17页
   ·PRP和诱导抗性及系统性获得抗性的关系第17-18页
   ·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对植物抗病的影响第18-19页
   ·PR-1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第19页
   ·问题与展望第19-20页
 3. 植物抗病机制第20-23页
   ·植物抗病基因和防卫反应基因第20页
   ·植物抗病机制第20-21页
   ·植物诱导抗病激发子种类第21页
   ·病程相关蛋白与植物系统性获得抗性的关系第21-22页
   ·病程相关蛋白与诱导系统抗性第22-23页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在植物诱导抗病上的应用第23页
 4. 实时荧光定量的发展研究第23-27页
   ·Real-time PCR的工作原理第24-25页
   ·Real-time PCR的定量方法第25-26页
   ·Real-time PCR的特点第26页
   ·Real-time PCR的应用前景第26-27页
 5. 半定量RT-PCR第27页
 6. Northern blot第27-28页
 7.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8-29页
 8.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31页
   ·研究目的第29-30页
   ·研究意义第30-31页
第二章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烟草抵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研究第31-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5页
   ·供试烟草品种和材料第32页
   ·试验用具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DMP浓度试验第32-33页
     ·DMP处理时间试验第33页
   ·统计分析第33页
   ·试验步骤第33-34页
     ·植株的处理第33页
     ·接种第33-34页
   ·酶活测定第34-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DMP激活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第35-36页
     ·不同浓度DMP激活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第35-36页
     ·7.5%DMP和水杨酸(SA)激活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第36页
   ·DMP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第36-38页
     ·不同浓度DMP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第36-37页
     ·7.5%DMP和水杨酸(SA)激活几丁质酶活性变化第37-38页
 3.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青霉菌灭活菌丝体诱导烟草PR-1蛋白基因时空表达第40-60页
 1 材料及方法第40-52页
   ·供试材料第40页
   ·试验仪器及试剂第40-41页
   ·试验设计第41页
     ·不同DMP浓度对pr-1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1页
     ·DMP诱导pr-1基因的时间表达谱第41页
     ·DMP诱导pr-1基因空间表达谱第41页
   ·统计分析第41页
   ·试验方法第41-52页
     ·引物设计第41-42页
     ·RNA的提取第42-44页
     ·将高质量的RNA反转录成cDNA及PCR扩增目的片段第44-45页
     ·半定量RT-PCR第45-47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第47-48页
     ·Nor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第48-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烟草总RNA提取及RT-PCR第53-55页
     ·烟草总RNA提取及检测第53页
     ·PR-1基因RT-PCR及时实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制作第53-55页
   ·不同浓度DMP诱导PR-1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55-56页
   ·0.4%DMP诱导PR-1基因时空表达第56-5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7-60页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红河县浪堤乡哈尼奕车人红米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下一篇:入侵植物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叶内生真菌炭疽菌(Colletotrichum)的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