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理分析 | 第8-20页 |
第一节 离婚精神损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一、国外关于精神损害的各种学说 | 第8-9页 |
二、国内关于精神损害的各种学说 | 第9-10页 |
第二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分析 | 第10-13页 |
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10-11页 |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权利基础 | 第13-17页 |
一、配偶权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4页 |
二、配偶权的性质 | 第14-15页 |
三、配偶权与离婚精神损害的关系 | 第15-16页 |
四、配偶权设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 | 第17-20页 |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伦理价值 | 第17-19页 |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社会价值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第一节 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侵害主体的缺陷 | 第21-22页 |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客体方面的主要缺陷 | 第22-23页 |
(一)、行为后果 | 第22页 |
(二)、提起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与限定 | 第22-23页 |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内容方面的主要缺陷 | 第23-25页 |
(一)、因果关系的适用 | 第23-24页 |
(二)、责任承担方式 | 第24页 |
(三)、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25-48页 |
第一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的重新定位 | 第25-27页 |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性质的辨析 | 第25-26页 |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性质的定位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功能 | 第27-28页 |
一、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功能的基础 | 第27页 |
二、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功能的确定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明确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 第28-30页 |
一、离异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 第28页 |
二、离因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 | 第28-30页 |
第四节 调整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结构 | 第30-33页 |
一、赔偿制度中对象和结果解析 | 第30-31页 |
二、赔偿制度内部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五节 完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责任构成 | 第33-40页 |
一、实质要件 | 第33-38页 |
二、形式要件 | 第38-40页 |
第六节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运用 | 第40-48页 |
一、赔偿范围 | 第40-41页 |
二、赔偿原则 | 第41-45页 |
三、赔偿标准 | 第45-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