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学习、研究论文

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第一节 基本思路第13-15页
  一、基本思路第13-14页
  二、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第15-22页
  一、文献综述第15-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手机新媒介:开启移动互联时代第22-59页
 第一节 手机媒介:多媒体融合的产物第23-29页
  一、手机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第23-25页
  二、手机新媒体的发展态势第25-29页
 第二节 手机传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融第29-45页
  一、内容丰富的人际传播第29-33页
  二、个性化的大众传播第33-45页
 第三节 传播失范:手机信息传播呼唤法律监管第45-59页
  一、手机传播失范的表现第46-49页
  二、手机传播失范的特征第49-51页
  三、手机传播失范的四个范畴第51-59页
第三章 私法制度下的手机信息传播问题第59-109页
 第一节 隐私权第59-74页
  一、隐私权的一般理论第59-62页
  二、手机偷拍的隐私权问题第62-67页
  三、手机实名制与隐私权保护第67-69页
  四、垃圾短信侵犯隐私第69-71页
  五、手机运营商侵犯隐私权第71-74页
 第二节 著作权第74-83页
  一、著作权的一般理论第74-75页
  二、手机信息传播著作权的特点第75-77页
  三、手机用户编制的短信是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第77-80页
  四、是手机铃声下载的著作权保护第80-83页
 第三节 财产权第83-109页
  一、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主体问题第84-89页
  二、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强制缔约问题第89-92页
  三、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格式合同问题第92-101页
  四、手机传播服务合同的违法订立及履行问题第101-103页
  五、手机短信赠与合同问题第103-109页
第四章 公法制度下的手机信息传播问题第109-183页
 第一节 手机信息传播与国家安全第111-120页
  一、手机信息传播与国家安全问题第112-115页
  二、手机信息传播与保密第115-120页
 第二节 手机信息传播与社会秩序第120-175页
  一、手机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第121-137页
  二、手机传播中的广告管理第137-152页
  三、手机信息传播中的犯罪问题第152-154页
  四、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问题第154-161页
  五、手机传播色情信息的法律问题第161-171页
  六、手机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的法律问题第171-175页
 第三节 手机信息传播中的证据力问题第175-183页
  一、手机手机音频和视频的证据力问题第175-179页
  二、手机短信的证据力问题第179-183页
第五章 手机信息传播监管及法律问题的立法建议第183-209页
 第一节 手机传播监管问题第183-193页
  一、手机传播监管原因论第184-188页
  二、手机媒介监管的两个方面问题第188-193页
 第二节 立法建议第193-209页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手机信息监管实践第193-199页
  二、在我国实行手机实名制的情况第199-201页
  三、建议第201-209页
参考文献第209-218页
后记第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下一篇:高职教师发展研究--中挪比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