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及其洪水特征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泥石流堵江问题概述 | 第15-19页 |
·天然坝与堰塞湖现象 | 第15-17页 |
·泥石流灾害与堰塞湖的形成 | 第17-18页 |
·堰塞湖的溃决与危害 | 第18-19页 |
·泥石流堵江事件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9-21页 |
·国外泥石流堵江事件研究情况 | 第21-22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典型泥石流堵塞坝溃决事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44页 |
·川藏公路南线然乌至培龙段自然环境背景 | 第25-29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25页 |
·水文特征 | 第25页 |
·气候特征 | 第25页 |
·新构造与地震 | 第25-29页 |
·川藏公路南线典型泥石流堵塞坝事例 | 第29-40页 |
·培龙沟泥石流堵塞坝 | 第30-34页 |
·冬茹弄巴泥石流堵塞坝 | 第34-36页 |
·扎木弄巴泥石流堵塞坝 | 第36-38页 |
·米堆沟泥石流堵塞坝 | 第38-40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河道特征 | 第40-41页 |
·泥石流堵塞坝坝体特征 | 第41-42页 |
·坝体与主河的夹角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型试验研究 | 第44-70页 |
·模型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44-45页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45-55页 |
·试验因素选择 | 第45-47页 |
·泥石流堵塞坝的原型研究 | 第47页 |
·模型尺寸研究 | 第47-49页 |
·模型平面布置 | 第49-52页 |
·试验数据观测设计 | 第52-55页 |
·模型试验观测与溃坝特征分析 | 第55-69页 |
·第一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55-57页 |
·第二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57-58页 |
·第三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58-59页 |
·第四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59-60页 |
·第五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0-61页 |
·第六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1-62页 |
·第七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2-63页 |
·第八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3-64页 |
·第九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4-65页 |
·第十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5-66页 |
·第十一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6-67页 |
·第十二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7-68页 |
·第十三组试验溃坝过程与数据观测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机理与洪水特征研究 | 第70-93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机理研究 | 第70-84页 |
·堵塞坝溃决的形式研究 | 第70-71页 |
·堵塞坝溃口发育机理分析 | 第71-84页 |
·堵塞坝溃决流量过程分析 | 第84-87页 |
·溃决洪水的洪峰流量与溃决类型的关系 | 第84页 |
·溃决洪水的洪峰流量与上游来水量的关系 | 第84-85页 |
·溃决洪水的洪峰流量与洪水历时的关系 | 第85-86页 |
·溃决洪水的洪峰流量与库区水量、库区水势能之间的关系 | 第86-87页 |
·溃决洪水洪峰流量计算 | 第87-92页 |
·溃决洪水洪峰流量计算公式的建立 | 第87-90页 |
·溃决洪水洪峰流量计算公式验证与模型修正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过程模拟与避险减灾对策 | 第93-110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拟的主要内容 | 第93-94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型 | 第94-100页 |
·溃坝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94-96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口的模拟 | 第96-98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坝流量计算方法 | 第98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型 | 第98-100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型模拟 | 第100-105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拟的技术路线 | 第100-102页 |
·编写模拟程序 | 第102-103页 |
·泥石流堵塞坝溃决模拟分析 | 第103-105页 |
·泥石流堰塞湖溃决避险减灾对策 | 第105-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0-113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研究成果 | 第110页 |
·主要结论 | 第110-111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