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国内外青贮玉米饲料概况 | 第9-12页 |
·国外青贮玉米饲料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国内青贮玉米饲料发展的概况 | 第11-12页 |
·河南青贮玉米的发展 | 第12页 |
·青贮玉米饲料概述 | 第12-15页 |
·青贮玉米的概念 | 第12-13页 |
·青贮玉米的主要特点 | 第13-15页 |
·青贮玉米产量高 | 第13页 |
·青贮玉米营养丰富 | 第13-14页 |
·青贮玉米饲料适口性好 | 第14页 |
·青贮玉米饲料可长期保存 | 第14页 |
·青贮玉米的经济效益高 | 第14-15页 |
·青贮玉米的育种要求 | 第15页 |
·青贮原理 | 第15-16页 |
·青贮饲料的特点 | 第16-17页 |
·影响青贮品质的因素 | 第17-19页 |
·厌氧环境 | 第17页 |
·适宜的水分 | 第17页 |
·原料的缓冲能力 | 第17页 |
·适宜的温度 | 第17-19页 |
·青贮饲料质量的优劣对家畜生产的影响 | 第19页 |
·国内外对青贮品质的评定 | 第19-23页 |
·德国具有一套较完善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 | 第19-20页 |
·日本青贮质量的评定指标 | 第20页 |
·国内青贮饲料质量的评定标准 | 第20-23页 |
·现场评定 | 第20-21页 |
·实验室评定 | 第21-23页 |
2 、引言 | 第23-26页 |
3 试验一 青贮玉米饲料的现场评定 | 第26-30页 |
·时间和地点 | 第26页 |
·取样方法 | 第26页 |
·青贮池样品采集 | 第26页 |
·青贮窖样品采集 | 第26页 |
·青贮塔样品采集 | 第26页 |
·青贮袋样品采集 | 第26页 |
·现场评定 | 第26-28页 |
·评定内容 | 第26-28页 |
·感官评定 | 第26-27页 |
·含水量的简易测定 | 第27页 |
·pH 值 | 第27页 |
·综合评分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基本情况 | 第28页 |
·青贮饲料的pH 值指标分析 | 第28页 |
·青贮饲料的水分指标分析 | 第28页 |
·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分析 | 第28-30页 |
4 试验二、青贮玉米饲料的实验室评定 | 第30-35页 |
·时间和地点 | 第30页 |
·取样方法 | 第30页 |
·实验室评定 | 第30-32页 |
·所需试剂 | 第30页 |
·水分测定 | 第30页 |
·pH 值测定 | 第30页 |
·氨态氨的测定 | 第30-31页 |
·分析试样的调制 | 第30页 |
·总氮测定方法 | 第30页 |
·氨态氮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有机酸含量测定 | 第3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分析试样的制备 | 第31页 |
·分析条件 | 第31页 |
·腐败的测定 | 第31-32页 |
·污染的评定 | 第32页 |
·氯化物测定 | 第32页 |
·硫酸盐测定 | 第32页 |
·综合评分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青贮饲料水分、pH 值指标分析 | 第32-33页 |
·青贮饲料氨态氮指标分析 | 第33页 |
·青贮饲料有机酸指标分析 | 第33页 |
·青贮饲料污染及腐败指标分析 | 第33-35页 |
5 讨论与建议 | 第35-38页 |
·两种鉴定方法的对比 | 第35页 |
·青贮饲料营养品质的评定 | 第35-36页 |
·制约因素分析 | 第36页 |
·提高青贮饲料质量的措施 | 第36-38页 |
·加大新品种培育、引进力度,筛选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 | 第36-37页 |
·推广高效栽培配套技术 | 第37页 |
·提高青贮玉米机械化水平 | 第37页 |
·注重青贮技术的提高 | 第37页 |
·产业化推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Abstract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