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必要性 | 第8-9页 |
·研究作用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路线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 | 第12-17页 |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概念模型与指标选择 | 第17-28页 |
·产业自主创新循环模型 | 第17-18页 |
·产业创新资源能力 | 第17-18页 |
·产业创新效益能力 | 第18页 |
·产业创新扩散能力 | 第18页 |
·指标体系设计与选择 | 第18-22页 |
·指标设计的目的及原则 | 第18-20页 |
·指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0-21页 |
·指标体系应有功能 | 第21-22页 |
·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 第22-28页 |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22页 |
·产业自主创新资源构成 | 第22-24页 |
·产业自主创新效益构成 | 第24-25页 |
·产业自主创新扩散构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核算及评价的方法研究 | 第28-34页 |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权数的确定方法 | 第29-32页 |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29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29-32页 |
·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聚类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与结果讨论 | 第34-67页 |
·数据规格设定 | 第34-35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5-36页 |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缺省数据处理 | 第35页 |
·逆向指标处理 | 第35页 |
·数据的标准化 | 第35-36页 |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6-53页 |
·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的步骤 | 第36页 |
·各层指标权数的计算 | 第36-53页 |
·二层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3页 |
·结合指标数据分析天津电子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第53-67页 |
·总体评价 | 第53-56页 |
·天津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资源能力分析 | 第56-58页 |
·天津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效益能力分析 | 第58-62页 |
·天津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产业创新扩散能力分析 | 第62-65页 |
·天津市电子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瓶颈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67页 |
·论文的不足 | 第67-68页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