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两亲无规药物聚合物合成及其靶向胶束组装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药物聚合物的合成第11-12页
   ·药物聚合物的自组装第12-1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参考文献第14-15页
第二章 药物聚合物合成及自组装研究进展第15-60页
   ·药物聚合物的合成第17-39页
     ·小分子药物与聚合物的共价键合第17-32页
     ·小分子药物可聚合单体的自由基聚合第32-35页
     ·小分子药物可聚合单体的酶催化合成第35-39页
   ·药物聚合物的自组装第39-54页
     ·PEG-药物偶合物的自组装第39-41页
     ·两亲嵌段药物聚合物的自组装第41-51页
     ·两亲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的自组装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第三章 药物可聚合单体的酶促选择性合成第60-95页
   ·引言第60-61页
   ·实验部分第61-66页
     ·酶与试剂第61-62页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62-63页
     ·脂肪二酸二乙烯酯的制备第63-64页
     ·药物可聚合单体的合成第64-66页
   ·酶促化学选择性合成阿昔洛韦可聚合单体第66-80页
     ·阿昔洛韦可聚合单体的合成表征第66-69页
     ·阿昔洛韦可聚合单体的结构解析第69-73页
     ·阿昔洛韦可聚合单体酶促合成的化学选择性调控第73-80页
   ·酶促区域选择性合成药物可聚合单体第80-89页
     ·利巴韦林可聚合单体的合成表征第80-82页
     ·利巴韦林可聚合单体的结构解析第82-85页
     ·氮杂胞苷可聚合单体的合成表征第85-87页
     ·氮杂胞苷可聚合单体的结构解析第87-89页
   ·酶促立体选择性拆分酮洛芬可聚合单体第89-92页
     ·酮洛芬可聚合单体的合成表征第89-90页
     ·酮洛芬可聚合单体的结构解析第90-92页
   ·小结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第四章 含药物的均聚物和两亲无规共聚物的合成第95-128页
   ·引言第95-96页
   ·实验部分第96-101页
     ·实验试剂第96页
     ·实验仪器第96页
     ·共聚单体的合成第96-101页
   ·含药物的均聚物的合成第101-107页
     ·含阿昔洛韦均聚物的合成表征第101-104页
     ·含利巴韦林均聚物的合成表征第104-106页
     ·含氮杂胞苷均聚物的合成表征第106-107页
   ·药物乙烯酯-糖乙烯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第107-121页
     ·不同链长的阿昔洛韦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无规共聚物第107-112页
     ·不同链长的利巴韦林乙烯酯-糖乙烯酯无规共聚物第112-119页
     ·氮杂胞苷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无规共聚物第119-121页
   ·酮洛芬乙烯酯-甲基丙烯酸PEG酯无规共聚物的合成第121-126页
     ·不同载药量(S)-酮洛芬乙烯酯-甲基丙烯酸PEG_(350)酯无规共聚物第121-124页
     ·不同载药量(S)-酮洛芬乙烯酯-甲基丙烯酸PEG_(1000)酯无规共聚物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28页
第五章 两亲无规药物聚合物的自组装及组装形态调控第128-160页
   ·引言第128-129页
   ·实验部分第129-132页
     ·实验试剂第129页
     ·实验仪器与方法第129-132页
   ·含利巴韦林两亲无规共聚物自组装及组装形态调控第132-147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自组装能力考察第132-136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胶束的表征第136-137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自组装能力考察第137-139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胶束的表征第139-141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糖乙烯酯共聚物自组装形态调控第141-147页
   ·含氮杂胞苷两亲无规共聚物自组装及组装机理第147-153页
     ·氮杂胞苷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自组装能力考察第147-149页
     ·氮杂胞苷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组装体的表征第149-151页
     ·氮杂胞苷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自组装机理第151-153页
   ·含酮洛芬两亲无规共聚物自组装及组装体尺寸调控第153-158页
     ·(S)-酮洛芬乙烯酯-甲基丙烯酸PEG_(350)酯共聚物微球第153-155页
     ·(S)-酮洛芬乙烯酯-甲基丙烯酸PEG_(1000)酯共聚物微纳米粒子第155-158页
   ·小结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0页
第六章 药物聚合物的体外缓释和细胞靶向研究第160-178页
   ·引言第160-161页
   ·实验部分第161-163页
     ·实验试剂第161页
     ·实验仪器及方法第161-163页
   ·药物聚合物的体外缓释行为研究第163-168页
     ·阿昔洛韦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的体外缓释调控第163-166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糖乙烯酯共聚物胶束的体外缓释第166-168页
   ·药物聚合物的细胞靶向研究第168-176页
     ·阿昔洛韦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的细胞靶向性第168-170页
     ·利巴韦林乙烯酯-糖乙烯酯共聚物胶束的细胞靶向性第170-173页
     ·氮杂胞苷乙烯酯-半乳糖乙烯酯共聚物的细胞靶向性第173-176页
   ·小结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7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78-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1-183页
致谢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整合素抑制剂RGD环肽的合成、筛选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穴醚的索烃和光响应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