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页 |
·血管生成与恶性肿瘤 | 第13-16页 |
·抗肿瘤血管生成法的提出 | 第13页 |
·血管生成与肿瘤 | 第13-14页 |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机制 | 第14-15页 |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整合素与新生血管生成 | 第16-20页 |
·新生血管生成中的细胞粘附分子 | 第16-17页 |
·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 第17-19页 |
·整合素在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整合素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单克隆抗体 | 第21页 |
·含RGD序列的天然蛋白质 | 第21-22页 |
·含RGD片段的线性肽 | 第22页 |
·含RGD片段的环肽 | 第22-24页 |
·模拟RGD序列的拟肽和非肽 | 第24页 |
·基于整合素的先导物的研究 | 第24-27页 |
·药物研发的基本流程 | 第24-26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2章 基于Click chemistry的环肽分子设计与合成 | 第29-53页 |
·引言 | 第29-31页 |
·Click chemistry | 第29-31页 |
·实验设计 | 第31-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52页 |
·叠氮甘氨酸的合成 | 第39页 |
·炔丙酰天冬氨酸的合成 | 第39-40页 |
·线性五肽的合成 | 第40-41页 |
·基于Click chemistry的环合反应 | 第41-44页 |
·产物的表征 | 第44-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环肽与整合素蛋白α_vβ_3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53-64页 |
·引言 | 第53-56页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结构组成及原理 | 第53-55页 |
·SPR技术的优点 | 第55-56页 |
·实验设计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3页 |
·预处理实验-偶联pH值的选择 | 第58-59页 |
·整合素α_vβ_3蛋白的偶联 | 第59-60页 |
·结合分析 | 第60-62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环肽与整合素蛋白α_vβ_3的分子对接研究 | 第64-77页 |
·引言 | 第64-66页 |
·实验设计 | 第66-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6页 |
·构建分子对接模型 | 第68-69页 |
·分子对接阶段 | 第69-70页 |
·打分阶段 | 第70-71页 |
·综合评价阶段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5章 环肽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77-98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实验设计 | 第78-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8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80-81页 |
·细胞系 | 第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8-96页 |
·环肽对不同细胞株的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88页 |
·环肽对HUVEC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 第88-90页 |
·环肽对HUVE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90-91页 |
·环肽对HUVE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91-92页 |
·环肽对HUVEC细胞骨架的影响 | 第92-94页 |
·环肽在体外对HUVEC细胞管腔状结构生成的影响 | 第94页 |
·环肽在肿瘤裸鼠的肿瘤组织部位的特异性结合初步研究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总结、创新和后续研究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1页 |
附图 | 第111-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