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滦河微污染水膜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9页
   ·我国饮用水处理现状第16-17页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第17页
   ·饮用水处理工艺第17-23页
     ·常规处理工艺第17-19页
     ·预处理第19-21页
     ·常规工艺强化第21-22页
     ·活性炭吸附第22页
     ·膜工艺第22-23页
   ·膜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37页
     ·膜工艺的发展趋势第23-25页
     ·超滤膜工艺第25-27页
     ·超滤膜工艺处理效能的研究第27-31页
     ·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水的膜污染研究第31-37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37-3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7页
     ·课题来源第37页
     ·课题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第37-38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38-39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39-49页
   ·试验材料第39-40页
     ·超滤膜第39页
     ·化学药剂第39-40页
   ·试验装置第40-46页
     ·超滤膜A试验装置第40-41页
     ·超滤膜B、C中试试验装置第41-43页
     ·超滤膜D中试试验装置第43-46页
   ·试验仪器及分析方法第46-49页
     ·常规水质指标第46-47页
     ·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第47-48页
     ·THMs的测定第48页
     ·藻毒素的测定第48-49页
第3章 超滤膜工艺系统和处理效能第49-70页
   ·水源水质第49-52页
   ·几种超滤膜除污染效能的对比研究第52-59页
     ·浊度的去除效果第52-54页
     ·颗粒物的去除效果第54-55页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55-58页
     ·细菌的去除效果第58-59页
   ·不同预处理药剂对有机物的去除第59-61页
     ·三氯化铁和粉末活性炭第59-60页
     ·三氯化铁和聚合铝第60-61页
   ·不同水质期提高有机物去除的措施第61-67页
     ·正常水质期第61-63页
     ·低温低浊期第63-64页
     ·高温高藻期第64-67页
   ·预氯化后膜工艺出水非常规指标第67-69页
     ·消毒副产物第67页
     ·微囊藻毒素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柱式超滤膜膜污染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第70-95页
   ·膜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0-79页
     ·处理水量的影响第71页
     ·过滤周期的影响第71-72页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第72-73页
     ·混凝反应时间的影响第73-74页
     ·反洗方式的影响第74-75页
     ·加气表面冲洗的影响第75-77页
     ·低温的影响第77-79页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膜污染的影响第79-83页
     ·混凝对膜运行的影响第80-81页
     ·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第81-82页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膜污染的影响第82-83页
   ·膜污染的防治措施第83-93页
     ·预处理工艺对减缓膜污染的影响第83-91页
     ·化学清洗第91-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5章 浸入式超滤膜膜污染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第95-119页
   ·浸入式超滤膜膜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第95-102页
     ·处理水量的影响第95-96页
     ·过滤周期的影响第96-97页
     ·反洗方式的影响第97-99页
     ·高浓度反洗水的影响第99-101页
     ·低温的影响第101-102页
   ·混凝对减缓膜污染的影响第102-106页
     ·提高三氯化铁投加量的影响第102-103页
     ·提高聚合铝投加量的影响第103-104页
     ·混凝剂种类的影响第104-105页
     ·预氯化的影响第105-106页
   ·膜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第106-118页
     ·膜污染原因第106-112页
     ·物理清洗第112页
     ·EFM第112-115页
     ·化学清洗第115-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膜工艺与常规工艺的比较第119-128页
   ·工艺流程第119页
   ·出水水质第119-124页
     ·出水浊度对比第120-121页
     ·出水高锰酸盐指数对比第121页
     ·出水铁对比第121-122页
     ·出水氨氮对比第122-124页
     ·不同水质期出水常规水质指标对比第124页
   ·产水率第124-126页
     ·常规工艺第125页
     ·膜工艺第125-126页
   ·经济评价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结论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个人简历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型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
下一篇:芬顿法和类芬顿法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