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论文写作的背景 | 第12-14页 |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 第23-34页 |
·企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生态学 | 第23-24页 |
·企业生态化的内涵 | 第24-25页 |
·企业生态化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生态企业的定义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30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27-2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28-30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0-33页 |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 第30-31页 |
·循环经济的原则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现状及国际借鉴 | 第34-49页 |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4-38页 |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现状 | 第34-36页 |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借鉴 | 第38-48页 |
·发达国家企业生态化发展概况 | 第38-45页 |
·发达国家企业生态化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发达国家企业生态化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9-67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5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功能分析 | 第55-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55-56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功能 | 第56-57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与总体框架设计 | 第57-66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57-60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 第60-61页 |
·产品绿色研发指标 | 第61-63页 |
·企业清洁生产指标 | 第63-64页 |
·企业绿色产品指标 | 第64-65页 |
·企业资源回收利用指标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 | 第67-80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67-69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第69-72页 |
·信息熵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熵权法的基本原理 | 第70-71页 |
·灰色关联的基本原理 | 第71-72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评价实证研究 | 第72-79页 |
·A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第72-75页 |
·A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评价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我国企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提升对策研究 | 第80-103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政府政策效应 | 第80-91页 |
·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化政策体系 | 第80-84页 |
·健全企业生态化发展法律法规体系 | 第84-86页 |
·增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 第86-88页 |
·提升社会环保意识 | 第88-91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产业调整效应 | 第91-96页 |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区域布局 | 第91-93页 |
·发挥示范效应 | 第93-94页 |
·建立中小企业生态化发展的生态化园区 | 第94-96页 |
·企业生态化发展的企业推进效应 | 第96-101页 |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 | 第96-98页 |
·实施企业绿色生产 | 第98-100页 |
·开展企业绿色营销 | 第100-101页 |
·培养企业绿色文化 | 第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结论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